读《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感
(2015-07-01 20:19:03)分类: 读后感 |
最近重温了本科里学习过的这本书《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因为当时是抱以应试的心态来学习的,学的还算很认真,做了大量的作业,可是我们都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太难懂了,很枯燥无味,想着平时应该很少会用到,于是考完了也就忘记了,没有深入的学习,没有把里面的知识真正融入自己的脑海。可是当我在工作的时候接触学校的课题研究时,我才发现,我是那么的需要这本书上的知识,当时就感到“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悔。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可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工具书。不仅阐述了很多理论的知识,比如:系统阐述了学前儿童(0~6岁)身心发展及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方法,重点讨论了对该年龄段儿童研究中所具有的独特方法及其有关问题;而且还论述了适宜教师选用的“行动研究法”,并附有研究实例及结果分析。从理论到实践都一步步让我们明白怎样去研究儿童,可以用哪些方法,易于在真正的实际研究中去操作。就如一个老师,指引着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针对幼儿教育,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孩子,研究孩子。那么孩子有哪些特点呢?这本书就可以从理论的方面告诉我们。就像我们这次的课题《暴力动画对幼儿的影响及其指导策略》,首先我们就要明白孩子的特性,他们为什么会那么热忠于暴力动画?于是我们可以去书上和现实中寻找答案!而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孩子天性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很多都具有攻击性行为,只是他往往不知道怎么去发泄,而暴力动画正好迎合了他这样的心态,他通过观看,模仿,慢慢的把自己都养成了有攻击性行为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参考书中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发现,整理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依据,从而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或指导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发现。还可以继续参考书中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试验法、行动研究法。然后把研究出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书本上都有很系统的方法和案例可以供我们参考学习。
我们把操作落实到文字的时候,书上也告知了我们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和整理资料;7、作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过程和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实施,最终很好的完成课题研究。
在整个课题研究制定中,我们都离不开这本书,当时捧着这边书边学边做,真后悔我们当时没有认真仔细的去学习探究,否则就可以随手捏来,学以致用,不用急来抱佛脚,弄的很狼狈。
现在我还在继续的学习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的去学习。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大家迫切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旨在向我们提供系统、科学、详细,又实用、通俗、易懂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训练!我想这本书是真正做到了,它是我们做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值得我们多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