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榕树苑修学箓31

(2022-06-03 17:18:40)
标签:

禅净

双修

分类: 榕树苑修学箓
修行既是修心。修行的好坏,不在于你每天念了多少声佛号,拜了多少遍忏,磕了多少个头,读诵了多少次经文,持了多少次咒,布施了多少钱财。而是你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觉照?是否身口意三业清净?每一个起心动念是否纯净?这些细微的变化就体现在修行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天都要对照和检查、如果有漏失,立即堵塞。每天晚上卧床前,一一核查,堵住漏洞,弥补过失。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夫。如果这个基本功到位了,不光上坐禅修,很快就可以进入欲界定, 而且在行、住和卧中,也很快进入欲界定。欲界定本来自足,就是由于日常的杂染遮蔽了清净自性,才导致整天做功课,整体盲修瞎练而不得法。

无论修何法门,修止、修观是基础。修止,可以帮助生定,即欲界定,修观可以帮助生慧,即欲界慧。如果得法,止和观并行欲界定和欲界慧双至。按照大师的说法,一般根器的凡夫居士,修成欲界定需要三年时间。只有修成了欲界定,才是到达佛门前,尚未入佛门, 更谈不上上大殿。

我主修净土法门。我每天坚持早晚课,而且还经行,持戒和持咒,自己感觉很如法,而且也有感应。但是,遇到境界仍然失控,失控后就开始忏悔和改过自新。追究其原因,我每天都在用功,但是功德力不够强大,也就是念佛的力量(佛的加持力)太弱,换句话就是与佛陀的感应道交的感应力非常弱,无法控制遇到的境界,也就是遇到境界后,立即被境界带走,即心随境转。対治的最佳方法就是修止和修观。把修止观,修成欲界定作为辅修法门,也就是日常功课、经行、住和卧中的念佛,是在定中念, 在定中观,即忆佛念佛是在定中进行。这种修法就是祖师大德说的禅净双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