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股民谈谈价值投资的一点心得 作者:刺客
转载: http://www.jztzp.com/a/31993.html (蓝色字体是我阅读的重点)
打死不开悟注:价值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买入低估的价值成长股,坚定持有、随着企业的估值回归及内生性增长带来双重回报。我们要买的不仅是打折的面包,而是打折的树苗,它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还会自我生长成材。反思自己:手中持有的个股总市值偏大,低估成分占了70%,成长因素仅占30%。今后应该在中等市值(100亿)里面选一些低估、并且成长性强的个股作为投资标的。低位买进中石油、中石化、工行、建行、宝钢,叫做价值投资;但称不上价值成长投资。
——————————————————————————————————————————
投资还是投机?
我们买股票其实和赌博有共通之处,就是下注,然后等亮牌的那一刻。如果没有作弊,赌的输赢应该是五五开,股票也一样,如果你今天买是为了明天稍高点卖,那你的胜率也接近五成,如果你技术超好,盘面感觉很灵,也许会上升到6成,但不可能再高多少,不然你是神不是人,除去券商的手续费和交易税,长期频繁操作,高手能持平就不错了,庸手自然是牺牲掉的那一群人。
具体到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我觉得如果你把股票当作符号,来赌未来的大小,那就是投机,你真正的研究公司的产品、财务、管理者、行业的发展,关注公司的一举一动,并且愿意在较长的时间段里持有公司的股票,分享公司的成长,那就是投资。投资就是增加下注的确定性,我无法预测明天的股价,但是我可以预测明年公司的业绩可以有多少的增长,经济学上有句话-------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波动,价值决定价格。只要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那么价格也就是股价迟早会有正确的反应。我们只要在价值被低估的时候买入,然后静静守候就可以了。
新股民一般盯着每分钟的走势看,慢慢地,学会了看15分钟线,半小时线,日线,再进化,就学会看周K线,那已是高级别的股民了。大师级的看月线,世界首富巴菲特看的是年线。财富其实是跟你的目光远大成正比的。
十年前如果你能看到房地产的发展,那现在的你早已或得了财务上的充份自由。所以能看清未来的趋势者,是真正能赚大钱的人。
投资就是一定要减少下注的频率,提高下注的准确率。你天天下注,那出错的概率非常大,无谓的损耗也非常多,你充分准备,好好调研,几年下一注,那么你成功的概率自然极大提高。如果你去开个小店,你也会调研一下租房处的地段,人流,周边的商业氛围等等,何况我们几十万几百万投资一个公司,怎么可以轻率地决定呢?
什么是价值投资?
任何物品都有它的内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俗话说,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黄金有黄金的价格,垃圾也有垃圾的价格。但是每样东西在每个人的心中定价都是不同的,当你很饿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花贵点的价格去买面包,当你很撑的时候,面包就是买一送一你也可能不会要。面包是同一个面包,它的内在价值没变,变的只是买它的人的看法。价值投资就是我们在打折的时候买来面包,再卖给某个饥饿的人。下图中的第一幅图中,水平横线可以看作面包的价值,围绕它波动的曲线可以看作面包的价格,我们可以在价格波动的下部区域买入,价格波动到上面的时候卖掉它。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你买的不是打折的面包,而是打折的树苗,它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还会自我生长成材,这就是第二幅图片,它的价值线不是水平线,而是向上的斜线,那么围绕它波动的价格曲线自然也是曲折向上,如果在价格波动的下部买入,在上部卖出,你会发现你卖树苗赚的钱远远超过卖面包赚的钱。价值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买入低估的成长股,这样你就可以享受到本身估值由低向高的获利空间,另一个还能享受到买入公司的内生性成长带来的价值重估的获利空间。

现在剩下的问题是:如何给一家公司定价?或者说如何划这条价值线?通常我用PEG这个是指标。PE就是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加上个G,其实就是成长系数,假定一家公司的股价是20元,上年每股收益1元,那么PE是20,如果可以估算它会以20%的速度增长,那么PE20除以增长系数20,得PEG为1,我基本上认为该公司的股价合理,即当PEG为1时它不高估也不低估;如果该公司增长率为40%,那么PEG为0.5,低估;如果该公司的增长率为10%,那么PEG为2,高估。这里面,PE是很容易得到的数据,难度在如何估算公司的成长系数,这就需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行业的平均增速,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公司近些年的成长轨迹,公司有没有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专有技术、营销手段,公司对未来是否规划合理、方向正确、可以达到,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等等,并以此来估计未来三至五年的公司增长速度,并且还要时时关注行业和公司的动向,及时更新数据,并调整原来的预测。
另外,长期的投资目标,最好避免周期性的行业,因为行业的巨大波动会严重影响公司的价值判断。
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
我自己比较看重的有毛利率,比同行的毛利高,说明公司有定价权,在销售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且也有能力支持为营销而产生的大量费用。第二个是主营收入,成长性的公司,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主营收入的连年大幅增长,都说开源节流,其实开源是最重要的,是主动的,是进攻型的,又会赚钱又很节约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个,那我们肯定选会赚钱的,这才是根本,靠省永远发不了财。第三个资产负债率要低,最好没有负债,帐上躺着一大堆现金,未来也没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单凭自己的内在增长就可以应付公司对外扩张的资金需求。再细一点的,那就是看看应收帐款,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经营性的现金流等等是否与收入相匹配,如果其中某项出现大的波动,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波段操作有用吗?
市场中总是存在二种人,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股票市场是倾向于乐观主义者的,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是螺旋式上升的。你是乐观主义者,更容易在这个市场胜出。况且股市大多数时间是平淡的甚至是残酷的,如果没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那可能非常难以在这个市场生存。
从美国道琼斯指数200年的走势来看,股市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做投资就怕什么?怕失去了斗志和信念。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要是我们能够知道是哪些月份,想想看获利会有多高!但是,我们做不到,以后也不可能做到。我们的确知道一个简单而珍贵的事实,就是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些表现绝佳,但不算太多的60个月,我们会错失掉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而且几乎等于所有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教训很清楚:“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们是跑输指数的,因为大家都想做波段,都想高抛低吸,都想做一个聪明人,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放弃幻想,老老实实地买入,耐心地持有,直到公司的价格充分体现它价值的那一刻,卖掉它,再选下一个。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赚钱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