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与炒股

(2010-08-01 12:43:41)
标签:

股票

分类: 《道德经》与做股票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把代表我国古代圣贤最高智慧的《道德经》81章全背起来了。

  通过三年半的股市历练,我慢慢地从《道德经》里面感悟出一些做股票的门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我的感悟: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是不能用语言、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股市也亦然)。做股票,要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感悟,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你不用理会别人同期在做些什么,只需要评价自己正在做的是不是理智、正确的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

   我的感悟:有无,指的是仓位的变化。仓位的控制一定要与整体市场的估值呈反向操作。

当上证平均市盈率上升到50倍以上的高估值时,一定要减持、轻仓;当上证平均市盈率下降到20倍以下的低估值时,一定要增持、重仓。(仓位控制与整体市场估值呈反方向操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2章)

  我的感悟:全国上市公司几乎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我是福建泉州惠安人,我们惠安县近十年来都评为全国经济百强县。我们县里只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惠泉啤酒。它是我们当地响当当的龙头企业。股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盈利能力和业绩的好坏之分。一只股票涨多了,自然会跌下来;跌多了,自然会涨上去,互相转化而已。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第2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第37章)

   我的感悟:做股票就要有“无为”的心态,根本不需要整天盯盘、频繁交易。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或无所作为,而是要顺着自然(股市)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不要逆大势、逆规律而动。

  首先:要懂得股市的规律是什么?4百年的世界证券史和20年的中国股市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牛熊转换,市场就像钟摆,不断地从高估走向低估,又从低估走向高估,不断地循环反复下去,华尔街从来没有新鲜事。

  第二:还要根据市场公开的信息、数据,独立思考、理性分析、正确判断目前大盘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牛市行情?熊市行情?以及牛熊市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最难的是要辨别牛熊转换的临界点?

  第三:还要控制自己不要向不合股市规律、趋势的方向发展。

整天忙得很,“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干,既要关注市场,又要适当远离市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第8章)

  我的感悟:水最谦虚,位于最下游。做股票之道:一定不能在高位买进,要等待、等待、再等待,只有充分等待市场极度低迷,买进众人不敢买的股票,这才最接近于股市之道。长期价值投资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买进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这种好机会不是每天、每周、每个月都有的,有时需要等待1年、2年、甚至3、4年。(01—05年整整四年熊市)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

   我的感悟:买进股票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把握最佳时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虽有根基,不如顺势,虽有智慧,不如待时。”拿着现金等待合适的买进机会,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一两年里,真正买卖股票的大好时间可能只有两三次,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持股或持币中等待与忍耐之中度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13章)

  我的感悟:做股票最关键的是在正确分析大势的基础上,心态平和,不以涨喜,不以跌悲;宠辱不惊,涨跌不惊。短期市场走势是不可预测的,股市每天都在涨涨跌跌,如果股市一上涨,你就想卖出兑现;一下跌就害怕被深套,买了怕跌,卖了怕涨,这种心态永远也做不好股票的。大局观和正确的方向,永远是做股票的第一要素。

  注记:以上内容是我今年年初写在笔记本上的心得体会,今天整理修改在博客里。慢慢地,我会把《道德经》的其他章节的感悟陆续补充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