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集)陈将军想挽留徐毓贤在军队听用,他执意回乡。主随客意,便赠送汗血宝马一匹(原天平寨主坐骑)黄金千两。少不得以目相送,怎奈马快,一时展眼无踪。回乡后于咸丰十一年末,援筹例由监捐盐库使(为正八品官)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经常往返瑞昌与百花园,在中途朱林湾(古村名,今尚书殿东)买了一丘田,放养汗血马,人进茶馆店铺会友。归义乡朱林湾:乃明洪武年间朱群守由湖北阳新木港迁此建村(最兴旺时有110多户)后分迁岩前湾、堰边朱等。永乐二年后周、前周始祖迁此落业。
后周始祖到此一年后,遇徐国秀地仙指点,迁往西北四百米后周发族。前周人也迁往西南三百余米远建村,只有几户朱姓和周隆康在此开店,萦梦古道不舍搬迁,直到共和国一九五八年修筑大瀼水库时,将此造梯田才迁走。
两户朱姓迁居后周村,周盛湛孙才扬太祖上百年老店,被国营合作社兼并,人归国营商店工作,家搬前周安居。在清朝末年,出生在家道殷实的周盛湛,自幼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十四岁考中秀才。
![第八集《瑞昌名人故事》清末[瑞昌三贤]徐毓贤佚事 第八集《瑞昌名人故事》清末[瑞昌三贤]徐毓贤佚事](//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天,秋高气爽,时近晌午,店前由西而来了一位骑马客人,三十多岁的样子,却也威仪不俗。离鞍下马,人进店饮茶歇息,店內周隆康父子热情接待。徐毓贤见其子周盛湛曰:"你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周盛湛秀才?"
盛湛抱拳于胸曰:"吾徒有虚名,湛久慕名震江湖的徐毓贤先生高名,今日光临寒舍,令我蓬荜生辉!实乃三生有幸!"彼此寒喧一番,尊座看茶。二人一见如故,从天文地理到国事,气吞云梦,熠耀鸿鹄之志。以后并非私情绪旧,每每分别还意犹未尽。
毓贤欣赏盛湛真不愧为神童,学识渊博、口齿伶俐、谈吐得体、举止优雅,见之忘俗。盛湛佩服毓贤见多识广,武功盖世,文武双全乃当世奇才。两下入目无他人,见众生皆草木,唯独见你是青山。此生固短,彼此声情并茂,无你何欢?
情感和生活从来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毓贤从此上下都要与周隆康父子聚首畅谈,每每在落日的余晖里依依不舍的离去。为方便起见,将店前偏东三十丈远一亩多田买下寄马放养(如今公路外。原驿道在北)倾情村店精神拔节。
历来多少人?依旧在恢宏天地间浸注肝胆,酣畅尽兴,高山流水遇知音。吾将散漫繁杂的光阴,浓缩到了一个古村落的生命痕迹中,诗兴大发,挥笔奏趣击节而歌,据毓贤、盛湛两名人四字藏头,吟诗一首:
贤人系马买丘田。
盛名留下情浓迹,
湛润尚书殿面前。
1,毓粹——孕育精华。
2,盛名——很高的名望。
3,湛润——浸润;滋润。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环境清幽;仰望尚书殿宇之大,游目骋怀。我依然对这个神圣的地方兴趣浓厚!朱林湾留下一场高情厚爱年华旧梦,雅态芳思任卷舒,让人陶醉。瑞昌之美不在某一点,而是它的整体氛围,在于它的文化韵味、在于它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