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名人故事》在读者的心间荡漾,岁月的痕迹,在我的脸上绘下了斑驳的印记。曾经的我,总是追逐着风、追逐着梦。而现在,梦想似乎已被岁月打磨得更加深沉,如同一坛陈年美酒,散发着时光的清香。
岁月或许带走了一些东西,却赋予了我更多的坚韧与深沉。我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如同窗外的这棵梧桐树,虽然孤寂,却在风中舞动着生命的活力与朝气。岁月流逝,我深知已无法回到年轻的日子。
然而我愿在岁月的长河中,借着內心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加从容,活得更加精彩而丰富。这或许就是岁月赋予我的智慧,让我学会了在平凡中找到不凡,用淡泊的心境,品味岁月的芬芳。
瑞昌清潭乡港坪余:小小地名背后,流淌着本土记忆和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符号与烙印, 都承载了大量人文信息,也是地脉、人脉、文脉长期化育的结果。
一二八世祖徐洪垓:乃守后曾孙、可柱之孙、思煜次子。岁进士(岁进士的身份虽然比进士低两级,但通常可以在县级谋取一官半职,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公务员)。生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娶德化琪田畈刘氏生子三:肇钟、肇鏻、肇铭。
公乃瑞昌洪下乡(青少年时)岁贡(岁贡生是指通过考试选拔的生员,他被选送到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性恬淡,好读书,不干外事,惟以教授生徒为务。晚年尤爱好督子课孙,朝夕不倦。公殁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享年七十三岁。
一二九世祖徐肇鏻:乃洪垓公次子,雍正丙午科举人选县堂。生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公元1681年)八月十二日申时。娶洪二明经(用于选拔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理解的官员)陈明宽女申姐生子一:自沧。女二......公殁于(公元1740年9月),享年五十九岁。
一三零世祖徐自沧:附贡生(
附贡生是指在乡试中考取但未列入正榜的贡生,他们被录取后进入国子监学习)
乃肇鏻公之子。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1716年)
七月十五日寅时。娶兴国新宅畈庠士柯瑞诰女讳
柯采芹,生子六:禺禺、赞赞、楚楚、奇奇、虞书、虞日。女二......
又娶南庄陈顺良姊九姐生子四:虞月、虞星、虞辰、虞雪。生女一......再娶詹氏。公殁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八月二十二日丑时,享年六十六岁。葬港坪余内堡冲堡后山。
自沧公一生儒业有成,在港坪余金学从教几十年(金学: 师资队伍专业强大,口碑好,住宿校园环境好)。到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其余姓村五十多户,是通往湖北的驿道,故建立了一座金学校(相当如今中学)。方园几十里地富裕子弟都来此就读。
港坪余: 位于花园乡政府北一公里。从大力山发脉一盆地,在港水的南岸,一道西流环绕。南北共有八座小山,被地仙称“八仙下棋”。清初出了个余明德,武功非凡,在湖北武穴是个武教师带了很多学徒,但良莠不齐。
一次武穴街上店铺被抢,店主击鼓报案,乃余明德所为(实是其徒作案)。谁知昨晚知县与余明德饮酒过度,同榻而眠。怒斥原告诬举不实曰:"胡说:昨天晚上余明德与本县在后衙畅饮,酒阑同榻而眠,你信口雌黄,诬良为盗知罪否?便拖去刑房打二十大板"。
一年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其村头人安顿一位地仙,因夜晩去后山堡探一阴穴,半夜回来敲主人门,无人应答,便去村西金学,找常与促膝交谈的徐自沧先生借宿。自沧闻听是平日常来学馆玩的地仙声音,忙披衣下床开门。
忙问:“这雪夜你从哪里来?吃过夜饭没有?"地仙答道:"吾为了内堡冲堡后山探一阴穴,趁大雪好察看正穴安坟,晚饭后出门,现已夜深,饥寒交迫,主家叫门不开,故来讨扰徐先生"。口齿不清打哆嗦。
徐先生一听,忙唤爨童往烤火盆中添炭,到厨房煮饭炒菜。把学生送来的鱼肉美食,倾尽其有,加葱姜蒜,香味扑鼻而来,是何等的惬意。爨童的厨艺;或许当今多少高级餐馆名厨手下的佳肴,都无法与之相比。
在雪压校舍,泥炉炖菜,陪客对饮满口生香,一直是人们心中浪漫生活的写照。滚烫的鲜汤、温热的“糯米酒”浓郁的醇香令人心醉。三杯下肚,一股暖流,轻轻地直入地仙心灵深处。地仙被室内炭火、桌上酒菜下肚,体温上升,宽衣畅饮。
地仙感慨道:“我初到余家时,对我也很好,真是久居令人贱,今晚余公是怕冷,还是熟睡了?叩门不开,只好来讨扰徐先生。只求粗茶淡饭,填饱肚皮、借宿一夜即可,谁知你如此盛情相待,叫我如何是好?
徐先生忙举杯说:“难得地仙光临校舍,也是你我缘份不浅,来,再敬你一杯”推杯换盏,言来语往,一股暖流透心窝。地仙举杯回敬徐先生曰:“先生听我一言:你明天上内堡冲堡后山,看那处无雪便是龙真穴的。可买下葬坟,定会富贵盈门人丁兴旺”。
徐先生闻言甚喜,再次举杯,"谢仙师指点"。地仙又继续道:"港坪余屋场确实很美,由大力山发脉,有八个子山四围,可谓"八仙下棋",中间宽阔为棋盘。其祖堂后有一阴地,也是余村的龙脉筋。此为潜穴落得低,估计离地面一丈有余......
不觉鸡啼头遍,上床共眠。徐先生这一待人热情,换来子孙发达昌盛,用金钱买不到的人格魅力,为后代子孙得福祉、绍昌隆。其年大畈头与港坪余争东边十几亩山林,诉到县衙(瑞昌知县李泽善正黄旗人,监生)知县受贿,判港坪余败诉。
全村人气愤难平,便请徐先生为其村打官司代书诉状如下:“李知县大人容禀:原这片山林属余家祖业,还有祖坟墓碑尚在,岂能凭空妄断?使余姓失祖业,后嗣蒙冤,望知县大人迅即详查核办撤销原判,纠正为盼!"
后经李知县下乡验看余姓祖墓,又暗使大畈头族长与徐先生私底沟通,大畈头破费了银钱,就断其得三分之一面积。大面积归港坪余。全村大喜,余村头人问徐先生帮我打赢了官司,用什么谢你?徐先生曰:"我只要你两处山地葬坟"。
余村头人曰:"只不要我祖堂屋拆开让你葬坟?其它山场田地由你点"。徐先生就点了港坪余内堡冲堡后山、与祖堂屋相距六七米的后山坡上。头人不加思索同意,恐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自沧先生怕夜长梦多,就将祖父徐洪垓(原葬秀公林下首)迁葬到此。
在港坪余祖堂后山,掘坑井一丈二尺深,将棺材竖着埋,以能够吸取阴气和灵气,骑龙结穴。天哪!坟刚造就的当晚起,从港坪余祖堂天井阴管里淌出血水。五十余户鸡不啼、犬不吠、人畜不宁,天灾人祸、亡人不断,人心惶惶四散逃离,成了如今地养猪场。
感叹日月头顶更迭,事物变迁,情不自禁唱起三国演义片头曲“兴衰谁人定,胜败岂无凭”诗兴大发由衷吟出:
(平水韵)
洪垓竖葬骑龙穴,
余姓港坪猪逞强。
大地发丁繁富贵,
谱书雁序墨悠香。
【第二章】
君主在位,仁爱之心弥漫于宇宙之间,官吏秉承皇上的风韵宣传教化,使天下达到不用刑罚的地步。
一三一世祖徐虞月:乃沧公七子,从九品职衔,生于乾隆七年壬午(公元1762年)。三月二十七日。娶迪畲口学士何士椦女四姐,生四子十九孙。
徐虞雪:乃沧公十子,附贡士。生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公元1773年)取兴国竹林下柯瑞甲女宝姐。四次复娶生子八,十二孙。公从小生就灵动双眸,在父亲督导下,学习优秀,十四岁与七哥虞月去兴国新宅畈外婆家拜年,便与俩老表四个谈学问时,新宅畈俩老表曰:
"你江西考题比我湖北简単好考"虞月说:"你湖北好考些",双方争论不休。最后虞雪曰:"这样,今年秋闱,俩老表到我瑞昌去赴考,我兄弟俩到你兴国州来应试,双方对调如何?三人齐声叫好。转眼秋闱开考,四人奔赴对方县定考场。
瑞昌、兴国三天后,同时公布出榜,湖北两老表在瑞昌名落孙山,而虞月、虞雪在兴国名居榜首:第一名:徐虞月、第二名:徐虞雪......虞月虞雪俩兄弟观榜后,急回驿馆背起包裹返回。因越考乃科举舞弊是重罪(科举舞弊的刑事处罚非常严厉)。
虞雪临行时在墙上留言:"莫道江西无好佬,第一第二谁人考?倘若问我名何姓,我背起包袱雨伞一肩跑!"据传兴国那届科考,就没有第一名与第二名了。后在赴省乡试中,与肇陈柯瑞应同住振威将军陈本炽在南昌开的旅馆,情同手足,往后对儿女亲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