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寺的往事!
易和尚传奇
【第七集】
前
言
如果老天爷在2022年,高坐云端俯瞰人间,他会看到这一年发生在地球上的那些大事,俄乌之战、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老天爷如果擦亮双眼仔细观看,还会看到我周升瑜在孜孜不倦的写《瑞昌名人故事》。
因为自《瑞昌名人故事》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不同凡响,在文坛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不是我过于狂妄,而是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激发出了像我这样的凡人雄心,使我试图用忘我的精神,创作出中华文坛独秀的篇章。
挽着岁月的高度,人生悠悠,可以做许多事,但又很短,过客匆匆,青春年老,四季而已。春天热烈生长,夏天享受少年风狂,秋天努力收获,冬天在年老中,怀念过往。
这时才豁然明白,人生就是一场四季里的旅行。曾经最强烈的渴望,都可以慢慢实现,用我的冬季,去捡起古老的时光。写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听历史的风声,猎猎作响。
瑞昌市周边青山簇拥,峰回路转。河湖环汇,波光粼粼,尽得水城风韵,奇人辈出,名士之乡。我们所了解的名人背后,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是怎样变成这么厉害的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了解。
下面是我收集、编写整理的瑞昌许多名人,其中之一的李腾海,拜易和尚为师的故事,痴傻小子成了武秀才。父亲的教养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无不令人产生由衷的感叹。
李殿祥:教书先生,世居瑞昌范镇乡,良田村榜上李家。生子六:长子腾沼、次子腾海、三子腾淮、四子腾汉、五子腾泮、六子腾渊。家道殷实,有追求望子成龙的抱负。唯独次子腾海不如人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满脸痴傻气。
李腾海:字扬波,生于嘉庆年间。十五六岁了,读书用铳都打不进,真是孺子不可教也。一天,其父看他傻到什么地步?在堂屋內,用一根木扁担,将其两只手腕,分别捆绑在木扁担的两端,再用竹桠抽打,看他知道怎么逃跑出门?
腾海见爸爸拿竹桠猛打,双手又横绑在木扁担上,出不了大门,急中生智,迅速侧身出门,高喊:“啊哈!啊哈!都来看呀!老先生妄想打死我也!“连蹦带跳,狂喜逃脱。惊动上屋叔婆,门前张望。
叔婆的样子和蔼慈祥,眯缝着两只眼睛,尖尖的鼻子,嘴巴小小的,耳垂特别大,活像个观音菩萨一样。见腾海两手伸平,手腕被捆绑在木扁担两端。又见贤大侄李殿祥,手拿竹桠站在他家门前嬉皮笑脸。叔婆不知就里忙唤:“腾海,快!到我屋来躲避”。
腾海听到上屋叔婆一声唤,忙侧身进其大门,如同钻进了避风港。叔婆一贯宠爱他,连忙帮其解开绑手的绳索,口不停地曰:“你爸爸发那门浑?绑手木扁担来打你?”腾海说:“我爸是个老糊涂,自认为大门窄,木扁担长,绑上打我,我就跑不出门?”嘻嘻地笑。
叔婆也笑了道:“你爸爸真是的,自古道,儿女前世修,种子隔年留,不可见你憨厚,就这样作贱你啊!”又见双脚上被打出一条条红埂,心痛无比,口不停斥责殿祥犯糊涂。
腾海便与叔婆畅谈说:“蝼蚁尚知贪生。爸爸常在课堂讲,中国百姓向来自称蚁民,我为暂时保全自已的生命计,时常留心安全处所,除英雄豪杰之外,想必村上人不至于讥笑我今天罢?”
叔婆曰:“都不会讥笑你,只会道你爸爸浑,怎不知?喇叭不响调头吹呀!你学文不进,就让你学武呗,学就一身武功,或许也可以苛延性命于乱世的”。腾海大赞叔婆高见说:“我一见爸爸上课,摇头晃脑唱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就乏睏。一听到李元霸、李逵的故事,就来劲。
腾海与叔婆的对话,被躲在门外的李殿祥窃听于心。晚上与妻商定,送腾海去良田寺拜易和尚为师习武。翌日,父子二人来到良田寺,参见老和尚、易和尚及众僧,李殿祥说明来意,万望易和尚收下犬子为幸。
易和尚见李殿祥老先生,送子拜俺为师,倍觉荣幸。但又见腾海一脸痴傻气,是否可教?有点为难,又拨不开情面,只好当着大家,试上一试。叫腾海左脚向前迈半步,他用右脚向后退,引发众人捧腹大笑。
易和尚就向李殿祥老先生摊牌道:”汝子连左右手脚都不晓得,怎可与正常人一样操练武术?“李殿祥老先生,忙将昨天捆绑在木扁担上来打、其与叔婆谈心,一 一详述。引起众人笑得前伏后仰。
李殿祥老先生接着曰:”我提议,将用棕绳绑在其左脚上,用稻草绳缠上右脚,再教出棕脚、或出草脚如何?易和尚迁就一试,果然奏效。后来棕、草二字替代左右,走出了模糊界。从此腾海,便成为易和尚开山授徒的第一个大弟子。
腾海来良田寺习武,两载有余,基础扎实,也会打几路拳。一天从东北来了一位访打师傅(方言,以下简称“打师”),正好港北张阳显也在庙里玩,这位打师牛高马大,双手抱拳曰:“请问你是易大师吗?”易和尚答:“正是在下”。东北打师忙抱拳于胸道:“久闻大名,今日幸会!”
易和尚问?“你贵姓大名,仙乡何处?”打师道:”我乃东北人氏,免贵姓王,江湖人称泼脚大王”。易和尚、张阳显齐啊了一声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在此相会,真乃三生有幸”忙叫敬茶、请上坐。泼脚大王访友,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让中华武术精神,发扬光大。
泼脚大王第一眼看张阳显,还以为他是个不起眼的邻村大叔,来庙里闲逛的。问易和尚曰:“这位大叔是?”易和尚连忙介绍道:”他是响当当的武林风云人物,是我瑞昌叶家铺乡、港北张阳显大师“。
未等介绍完毕,泼脚大王离坐叩拜道:“久仰大名,芜湖打擂、胜镖师等等,闻者咋舌!今生有缘,在此目睹尊容,万望赐教一二,方知足矣。
张阳显忙起身将泼脚大王牵起曰:”我是浪得虚名,你才是江湖名流”。泼脚大王说:“哪里啊!我的“泼脚”就是把腿像泼水一样发出去。“泼脚”又叫搜山骗马,在一些传统武术拳法中,也叫做“踢腿抹眉。此乃雕虫小技也”。
习武之人,见面就会兴致勃勃地切磋武术,切磋能更了解自己的实力。三人从晌午聊到夜深,余兴未尽,让腾海听得津津有味,深深认识到,只有好好练武,一荣俱荣,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数日后,泼脚大王辞别良田寺,前往德安福建,遍访天下武林高手。
易和尚、张阳显拱手送客。泼脚大王去德安必须要翻越荒山,怕其路走错了,就叫徒儿腾海送他一程。谁知腾海憨厚,未叫转回程,就一直送过荒山,到德安县。泼脚大王见距县城不远,就坐在小山岗上歇脚,呼吸松林中的自然空气,别有一番驱去疲乏、恬淡幽雅的风情。
泼脚大王问腾海曰:“跟你师父学会了什么?”腾海就打一路拳,玄耀他有成就感。泼脚大王见腾海诚实可爱,心里却萌生好感道:”我教你‘泼脚’如何?只要你肯吃苦练此功夫,将来也会名扬天下“。腾海喜出望外的鼓掌说:”好呀!我有成名之日,决不会忘记你的赐教”。
泼脚大王就教其要领、姿势、动作数遍,腾海获益匪浅。现在只是动作不快,脚力不够。泼脚大王道:“你回去苦练动作,快到如闪电,脚力能踢起千斤石即可,先踢小石磨,慢慢踢大石磨。在家上堂屋往下堂屋来回踢,坚持一年半载,即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