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孙丑章句上     孟子不动心(二)

(2014-01-07 22:59:58)
标签:

章句

道德

君主

苏觉后

用度

分类: 原创杂谈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意思是孟子回答说:“不;我到四十岁就不再动心了。”公孙丑说:“这么看来,老师比孟贲强多了。”孟子说:“这个不难。告子不动心比我还早呢?”
    这是弟子问老师是否还要东山再起的话时,孟子回答的很干脆,就说:“不可能再动心,去考虑给君主们出谋划策的事,这在我四十岁就已经不动这份心了。”这时公孙丑就问:“按老师说的这话看来,你真比古代卫国的勇士孟贲还要勇敢,像这么年轻就产生不动心是很少的。”孟子回答说:“其实这并不难,你没见墨子的弟子告子,不动心比我还早呢!”
    再说孟子说的不动心,并不是指对政治的灰心。而是通过魏、齐两国的游说,让自己总结了经验教训。因为任何事情的失败,就像一开始的想法,只要奋斗就能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都和孟子碰到的一样。这就要重新审视,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觉得这样做很不适合自己,更不能发出世态炎凉的长呼短叹。因为作为一个君子,就应该学会革新的思想,去主动适应这个社会,将自己的长处被原来发挥得更好。更不要有抱怨之心,觉得自己为社会费了这么大的心血,如今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的想法。
    因为人的一生,有时命运并不一定在从政方面。发现自己在这方面不能适合,那就另辟蹊径。就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同样不耽误自己。不过这在公孙丑来说,好像从政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但在圣人那里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在圣人的心里,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像释迦佛看不上皇太子的位置,阿弥陀佛不愿在国王的位子上耽误一生。而是听了自在王如来的开导后,决心放弃王位开始修行,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结果世尊修成了唯一的法王,而阿弥陀佛修成了最高的佛王。
    当然这里面还有药师佛如来,像他们世世代代让人尊敬和供养,而且他们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修行。而不像世人看重的钱,就同树上的树叶。而没看到里面还有开花结果的事情,也是我们常人最大的失误之处。就像我们谈到学问时,还有智慧的追求。哪里像一些人把自己宝贵的一生,全赌在拥有多少钱财上,这样才让自己心满意足。同时还想把财富千方百计留给后代,最后还把后代害了的恶性循环。
    因为在这方面,我们只要懂得《大学》里面讲的:“古时候的人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正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好自己的内心,先要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
    摒除物欲的蒙蔽后良知就会苏觉,良知苏觉后意念就会真诚;意念真诚后内心就会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自身道德;修养自身道德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后,才能天下太平。所以从天子到平民,都要把自己的修养自身道德作为根本。因此国君首先要修养自身的道德,有了美德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有了民众的拥护就能得到土地,有了土地就会有财富;有了财富就会有国家的用度开支,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末稍。
    如果国君在表面上讲道德,而内心重视财富,那么就会与民争财而夺利。因此聚敛财富民众就会离散,施散财富人民就会凝聚。这就同说出背理的话,就会得到背理的对待;聚敛背理的财富,就会因背理而失去财富。”像以上这些修身方面的至理名言,作为孟子是再清楚不过的。因而他回答弟子很干脆,说明自己不可能再有从政方面的想法。而是趁着自己精力充沛,最好抓紧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跟他的“浩然之气”,同孔子的正道“一以贯之”,也和佛陀的公心都是一脉相承的。
    但作为公孙丑这样的人,就跟我们现在的人只重视钱和知识。至于像财富以外的更高追求,一般都不去考虑,好像这与自己没任何关系。只知道有病进医院去看,只要有钱就行,就是花多少都行。实在没办法时,就只好望着房顶的天花板和灯光发呆。而不懂得按圣人的教化,还能化解自身的灾难。如同身体血液的流通,并不是看得见的血在流动,而是气在全身运行。就同蓝天的清气,始终在宇宙空间。
    也同身体健康时血液通畅,身体不好时如同乌云遮蔽。就像人的生病让一念的气所伤,然后导致各部位病灾出现。这就开始身不由己,而让自己受罪。最后把自己交代给大自然拉到,一生辛苦得来的钱一分都别想带走,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悲哀之处。所以我们除了工作学习养家糊口外,还要考虑佛说的六根清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贪意外之财,不要考虑别人多余之事。而是每天有个开朗的心态,先把自己的心身杂念处理干净,这时就会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只要一生身体健康,这比挣多少钱都强,也是我们要学的不动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