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灵公第十五     古人的厚道精神

(2012-09-16 20:34:02)
标签:

孔子

中国

《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历史资料

杂谈

分类: 原创杂谈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孔子的意思是说:“我还能看到古书上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先借给别人乘坐。这样做的人现在没有了。”
    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正是他对时代文化演变的一种感叹。因为在当时,他还能看到和研究中国上古的文化。当回头一看恐怕将来的人,想要研究上古文化就很难了。这主要是记载历史的资料,已经开始全都没有了。由于这些古代历史资料残缺的太严重,这才让孔子举这样一个例子,就说:“像古代的人,如果自己家里有马。要是别人需要乘骑,就可以随便借给别人去骑,而现代就没有这样的资料和依据可查了。今后对于上古史,人们就无法研究。”因此,这才把当时中国的历史暂时斩断了。
    这就是他在整理《书经》时,便从唐尧开始的原故,同时说明在上尧以前还是有史实的。如果按旧的说法,在尧以前我们的历史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百多万年是没说的,因为自从伏羲到神农下来,直到黄帝就已经有三千多年。再从黄帝开始到现在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从尧舜开始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因为我们知道孔子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可见研究中华民族上古史的历史,这就很难讲了,原因是没有历史资料可找。
    但从孔子说的这句话来看,古代的人看来还是很厚道的。恐怕这不仅是有马就可以借给别人,甚至只要家里有,什么东西就都可以借。可像我们小的时候,那时农村生活同样很困难。但在城市上班的居民和工人,在吃的方面照样也紧张。就像我的二姑两人拉扯九个孩子,每月粮票人均二十八斤,如此孩子们多了就负担重,吃的方面肯定就不够。就这样每年有一两个外甥到我家来,一住就是半年,最少也得几个月,就这样才把几个孩子们拉扯大。
    可作为我们的父母,从没说过不够吃的话。但在城市就怕人去,因为粮食不够吃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过在当今的农村,我亲自还看到过好多次。就是只要自家有的,当别人需要时就尽管去拿。就怕自己没有,而不怕别人去借,甚至还可以送给别人。就像蔬菜之类的,一送不论大小就是一筐,够你一家人吃好几天的,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农村人的厚道精神。也许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间关心和照顾,谁都害怕自己家里有事之故。
    尤其当今家里没有男孩子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也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修一条宽广的大道做提前的准备。反正送东西是经常能看到的现象,而且农村人在这方面根本不在乎,同时也没有事后算钱的。哪里像在城市少了钱就不能生存,喝一瓶水还要一元多钱的。这在农村尽管你喝,直到喝够为止,而且不喝够都不行。
    再要说到我们人类的历史,现在从书店里就能看到,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有关外太空科学方面的新书。像什么太空人,飞碟之类的说法。这就从人的视角,已经怀疑到外太空人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我们人类,并不像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说法。而且证明人类历史文化,至少有一百多万年,这就说明中国古代传说的正确。可惜西方人在研究的时候,他们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而我们自己的好多学者也遥呼相应,恨不得把自己的历史缩得越短越好。就同女人臭美的一样,总想把自己打扮的越年轻越好。但不知道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而不是随便胡说八道的。因为女人把自己打扮是由于内心空虚,这才在那张脸上不惜千金的整容拉皮,最终无非让人看着漂亮。但在务实人的眼里,这种人是最让人恶心难受的,因为这不是内心的真美。
    但说到我们的旧史,最起码有一百多万年。因为从伏羲画卦到黄帝,究竟这一段到底有多少年。有的说三千年,也可能有几万年。但从释迦在《佛说阿弥陀经》里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来看,如果一劫按一百年计算,这就是一千年的时间。
    同时在《无量寿经》里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有大国主名,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来看,我们人类的历史,就已经无法用数字来计算。
    就从自在王如来教授四十二劫算起,等于四百二十年中为世人说经讲道,这还没说他究竟转了几世的话。而阿弥陀佛从世饶王到法藏比丘,再由法藏比丘修菩萨道成功后,成为今天人们称为第一。何况从无量劫以来就有佛出世,就像这位自在王如来。可见人类的历史,这是佛陀从经文中告诉我们的有多长了。
    因为佛陀和孔子的时间大致一样,至今都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再从孔子删历史是从唐尧作断代开始,这在那个时代还有历史资料可查。可后人们对这一部分资料还持怀疑态度,而且在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好多学者在学说上同样犯一个“疑古”的毛病。如同把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怀疑并被取缔的一样,但这些学者取不了大众百姓的心。虽说现在西医盛行,但真正除根的还是中医。
    就像癌症之类,即使做了手术,有时还经常复发。但怀疑中医的,这是明目张胆地破坏自己的文化。不过现在根据孔子的出国,这种现象又大有转机。看来就是我们的学者把孔子不当回事,但外国人在这几十年间,还是掀起来了一股孔子热。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成长并壮大。仅从当前世界的这种形势来看,这就同一个家庭的过日子一样,就是自己的家人看不起自家人,反而觉得别人比家人还要亲。这种反其道而行之,按说都是不正常的。
    这就同那句“远者近来近者远,先者后来后者先”的话一样。全世界的人和我们一样都开始好古,也让人又看到孔子那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来了。这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风气,也是我们对外太空和星际科学的新发现,而且在很多地方是要注意的。可见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从上古时代就开始有互助精神的,而且是非常不错的。
    如同我家有辆自行车,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但可以借用。就是汽车如果有人借,也同样可以,这可以说是没说的。只要你把油加上,就是你想跑到天涯海角,这就看你的能耐如何了。你尽管放心地用,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天还很普遍。但不要借给那些行为不端的窃贼,还有哪些吸毒贩毒的人,防止让好心人的饱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发生。
    因为孔子从古代残缺的资料中,看到了上古的这种美好品德。而不是像有人说的孔子没有马骑,向朋友哪里去借后,而没有借给说的生气话。更不是家里的马自己不会训练,而借给别人调教训练之说。可见一句话的理解和解释,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说法都会有。但我认为孔子说的,就是让我们学习上古时期人的厚道精神,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的朴实无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