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秩序敏感期”的儿子让我很纠结

(2011-10-23 22:36:36)
标签:

育儿

秩序敏感期宝宝

纠结

分类: 家长里短
   儿子快二十三个月了,从十八个月开始儿子变得“很不听话”、“固执”、“无理取闹”、“自私”、“霸道”。。。。。。好像一瞬间儿子从乖巧懂事变成让人很抓狂的“坏小朋友”。

 一、回老家,大家在一桌吃饭,大姐打了一碗饭,后来不想吃这碗了,又去打了另外一碗别的,奶奶看见了就把大姐先前打的那碗饭拿过来吃,钱钱一见不高兴了,直嚷着那是姐姐吃的,奶奶不许拿,耐心的跟他解释说“那碗饭姐姐不想吃,扔了可惜就让奶奶吃吧,姐姐已经打了另一碗在吃了。”可是无论我如何的解释他始终坚持那碗饭一定要姐姐吃,奶奶不可以吃,直到奶奶把碗放到姐姐面前,他才消停。于是原来就跟奶奶不亲的钱钱更加让奶奶觉得厌烦,觉得他太“霸道”了

 

二、躺在床上睡觉,我给他盖好被子,他把被子踢掉,重新躺好,自己拿起被子盖

 

三、玩完的车子他不停在玩具房,放在房间过道上,我来来回回的走老是被绊到,我就顺手把车拎到玩具房停好,钱回头看到我把车子拎走了,跟在我屁股后面不让我拎,硬是让我把车放回原处,我告诉他“车子这样放会绊到我,也会绊到你,让你摔的很疼,所以要把车子停放在玩具房,要玩的时候再去拿”,看他好像听进去的样子,我就转身走了,本来还安静的钱看到我走了,又开始哭闹起来,来来回回解释很多次依然不能让他消停,直好连吼带威胁的让他消停,但是效果并不好,他还是坚持让我把车停回房间的过道上

 

四、每次出门后回家来,他都要坚持自己拿钥匙开门,如果没让他开,即使已经进门了他也要要求我退回去重新让他开

 

五、自己的鞋子要自己脱,如果是我给脱的那么得重新把鞋子穿上让再让他脱才可以。有次他自己在脱袜子,因为方法不对,袜子一直脱不下来,我让坐在他旁边的姐姐帮忙教一下,姐姐直接就给他把袜子脱掉,他就开始哭闹,我只好把他的袜子重新给他穿再让他自己脱一次

 

六、他在玩的玩具别人不可以碰、游戏的规则要他来定。。。。。。此类事项数不胜数

 

公公婆婆说小钱现在变得很坏、老妈总是把小钱跟哥哥的女儿相提并论觉得小钱很小气、而我不止一次被他折磨的没耐心,有时干脆拿棍子来吓唬他,然而他依然“我行我素”,很偶尔的一天我看到一个博友的博文,正在解答一位比我还纠结的母亲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跟小钱的不谋而合,只是他的程度会更厉害些,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小钱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源于一个名词---“秩序敏感期”。

    

    比较官方的解释:儿童敏感期是指: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敏感期

      

    蒙特梭利在《幼儿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一书中谈到:敏感期与精神现象有密切的关系。精神现象是一种洞察力和行动,它们为意识立下基础;同时也是形成精神成长的基础。因此,当孩子处于0到4岁的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时,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是帮助其混沌内在发展清明有序的媒介,如果这些秩序被破坏时,则孩子的精神会因此不安和乱发脾气。如果这样的情形持续着,儿童本身不仅会出现疾病的症状,还会抗拒任何一种试图治疗他们的行为。换句话说,当儿童正经历秩序感的敏感期时,看到的都是无秩序的东西,则此种无秩序性不仅会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也会成为其人格异常的原因
     

    看完有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以后我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再次面对公公婆婆对儿子的“嫌弃”我不再急躁,我更愿意对儿子“孤芳自赏”;面对老妈的“比较”我压下心中的攀比心理,用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儿子;面对儿子对我的一次又一次的“折磨”,我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十分的欣赏,给他一个更加有秩序的外在环境

     

   “秩序敏感期”的宝宝确实让妈妈们很是纠结,但如果你好好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宝宝心理,给予更多的理解相信宝宝就不再成为让妈妈“头疼”的“坏宝宝”了,或许你还可以从中发现很多宝宝的潜在优点。理解万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