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孩子挨打如何处理 |
分类: 家长里短 |
http://s15/bmiddle/6806ecc9xaf008b18554e&690 (图片来自网络)
事件回放:表哥的女儿与二伯的女儿相差一岁,然二个人的个头却相差无几,虽然二家人住的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并不妨碍她们喜欢粘在一块玩,难得聚在一起,俩人一个早上都是前后脚粘着,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打打闹闹也是难免的事。这不之前还玩的跟连体姐妹的俩人,因为某些细小的事件而闹的不可开交,二伯的女儿毕竟大一点又粗鲁惯了,伸手就打了表哥的女儿一下,表哥的女儿平时就像个瓷娃娃似的,家里六七个大人围着她一个人转,这种场面可能也是头一次遇见,愣了半秒钟后就哭着跟妈妈告状,表嫂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性格豪爽不作作,她半似开玩笑半似认真的跟女儿说:“她打你,你就还手打回去呀,不需要哭”。三姑一听表嫂的话立马大声喝斥:“怎么能这样教小孩子?怎么可以还手?”,表嫂反驳说,XXX人就是这样教他儿子的,他儿子被别的小朋友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儿子要还手打回去。
现在大多只生一个,谁家的娃儿不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被化了,平时自己都舍不得打一下,更何况是让他在外面被别人欺负。那么如果碰到自家娃儿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我们除了心疼还应该如何让他自己学会处理这种事?
观点一:忍(以三姑为代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告诉我们,但凡能忍的事绝对不滋事,俗话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何必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而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以和为贵。如果有个小孩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绝对能被大持这一类型观点的人狂赞一番,觉得这个孩子太懂事太乖巧了,连带的还能把监护人也夸上一夸,认为他太会带孩子了,把小孩教的这么礼貌、这么文明。
观点二: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表嫂为代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小霸王去欺负别的小朋友,但也不能教他逆来顺受,成为别人欺凌的牺牲品,如果真的做到无原则的忍让只会让别人觉得的你很好欺负,所以该还手的时候就应该还手。
我还是比较赞同表嫂的作法,虽然我们要教孩子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但也不能没有底线,如果只是小孩子间玩闹时不小心的磕磕碰碰,我们可以一笑了之,但如果面对的是那种经常欺负人的小霸王,就不应该手软,任由他欺负。有了第一次的忍让我相信还会遭遇第二次的挨打,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教自己的孩子学会还手,那么就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