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进入“水逆”期市场怎走

(2020-06-14 16:23:11)
标签:

财经

股票

黄智华

文化

星座

分类: 大户室股事

【证券部股事】

将进入“水逆”期市场怎走

黄智华

受外围市场影响,大盘周五盘中呈现略大的波动,但最终低开高走,彰显A股韧性。美国时间611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四,道指狂泻1860点,跌幅达1.69%,纳指收跌5.27%,标普500指数收跌5.89%

证券部的陈姨说,有关分析认为,美股大跌归因于美国多数州经济放开后出现第二波疫情浪潮的威胁,以及美联储周三的悲观经济预测。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美联储继续放水,美股就很难大跌。但若美国疫情继续失控,那美股的调整会来得更深一点。

 陈姨继续持有光刻胶等科技品种,并参与创业板、医药股的操作。陈姨看了有关报道说,临近年中,市场又高度关注央行是否会降息。68日,央行公告称,人民银行将于6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我认为,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速继3月末重回双位数后,4月末继续大幅回升至11.1%5月末增速与上月末持平,4月以来信贷、社融、M2等主要金融指标增速均出现进一步上升和回稳,反映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5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3.4个百分点,这是积极的变化,代表现实购买力有所增强,消费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在流动性相对充裕,体现一定程度“通胀”的“资产荒”环境下,派息收益率较高的绩优成长股,特别是其中盈利稳定增长的纯内需标的品种,以及有一定抗“通胀”能力的资产、资源类品种或更受市场反复关注。成长性好的优质核心资产或仍维持慢牛走势。

梁伯近几个月一直持有医药、农业、食品等内需消费品种,这些品种维持上升趋势,尤其生物医药品种本周进一步走强,本周五大涨,板块指数再创新高。梁伯继续看好这些防御性内需消费品种。

我说,近日主要经济数据出炉,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2.4%,继续回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7%,降幅仍在扩大,这反映市场总需求偏弱,有待提振。随着工业生产进一步恢复,特别是国内基建投资逐步发力,市场需求最为悲观时点已经过去。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线下零售和餐饮需求可望加速回升,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好转。

消费端必须发力,才能刺激生产端开足马力,全面复产,随着消费恢复程度越来越高、拉动内需政策频出,消费领域题材受市场看好,市场尽管走出大牛市的机会不大,但结构性机会仍不断,特别是促进经济恢复方面的题材反复受市场挖掘。事实上,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业百货、农牧饲渔等内需消费品种,以及基建概念、创业成长等题材近期纷纷走强,一些龙头股票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市场走势特征,我认为,沪指周五盘中跌至今年61日上涨缺口2855-2871点上沿,并没回补,说明仍呈现一定支撑基础,该缺口也为今年319日和525日两低点连线处,即使回补或形成抵抗支撑效应,如果该缺口没被回补,则阶段上或仍有挑战上补今年3122944-2968点以及392989-3029点下跌缺口的潜力。

另外,2020年第二场“水星逆行”是从618日开始,712日结束,期间市场表现如何,不妨拭目以待。以前我曾分析,从历史上看,“水星逆行”期间及前后一段股市通常处于整理期或呈较大幅上下波动,而“水逆”开始初段往往形成一定转折效应。2020年第一场水逆从217日开始,至310日结束。从走势看,221日沪指冲高受压,展开整理,而226日、27日、28日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尤其体现在部分涨幅大的股票上,大盘跌至319日才见低点。

李生目前继续持有若干白酒股,部分低吸高抛,并参与一些较为强势的题材类ETF基金品种操作。

黎大叔近期抄底银行股,结果套住,他说,银行股估值目前又回到了历史低位,即2014年左右的水平,按理估值相当低,但本轮基本没涨,反而下跌,真想不明白。

李生对他说,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银行不良率可能有所升高,而在本轮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市场和决策层均有“银行向实体让利”的声音,这可能影响银行未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这或许是银行股近期较弱势的原因,但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其长线机会或也逐步显现。(646

(本文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内容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人物和情节为虚构)

将进入“水逆”期市场怎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