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需要一架“马车”去推动

(2019-06-03 15:20:03)
标签:

财经

股票

股市

大盘需要一架“马车”去推动

                                                       黄智华

 63本周一大盘反弹乏力,近期成交量始终未放大,成为市场关键问题。近段市场较为突出的是稀土永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等板块反复有所走强,特别稀土永磁板块一度大涨。

按有关资料介绍,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元素在冶金、石化、光学、激光、储氢、显示面板、磁性材料等现代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从长期而言,稀土、钨、锑是我国优势金属矿产资源,稀缺性决定其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随着国家储备和产业整合的推进,稀土、钨、锑将拥有更为充分的定价权。同时,新经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大型风机、变频空调、航空航天等)的增长引擎,将拉动稀土、钨、铟、锗等小金属下游呈爆发性增长。

有色金属是稀有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A股市场中股性是最活跃的板块之一,黄金、铅、锌、铝、铜、稀土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资源的垄断性,在通胀预期背景下,有色金属股票是敏感性最强的品种之一。

在牛市中,有色金属板块以及稀缺资源板块往往有着突出的表现,如2007-2008年这轮大牛市里,云南铜业从3.37元涨到98元,宏达股份从3.8元涨到83元,锡业股份从5元涨到102元。

长期以来,金融、地产、有色金属三大权重板块是推动股市的“三驾马车”。当然,近几年白酒等大消费概念崛起,成为推动大盘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成为一驾马车,金融地产、大消费、有色金属成为了推动股市的“三驾马车”。

金融、大消费这些权重蓝筹股不少自2014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初以来形成长期的上升趋势,未来大盘的回升仍有待这些蓝筹股再度发力,但阶段爆发力或有限,而或呈现一定稳定市场的效应。

有色金属板块作为传统“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板块指数仍处于历史低位区,其若能成功启动将成为大盘的稳定甚至推动力量。

从大盘走势看,上周初沪指30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3000~3050点区域或构成阶段压力带,而前周沪指半年线上穿年线,半年线和年线所在区域或构成抵抗支撑带。未来一段时间,大盘或在30日均线压力带与半年线支撑带之间波动蓄势。

66为芒种节气,可关注其效应。近两个多月来节气时窗呈现见高回落的特点,未来有待空头能量向多头能量转移的时窗启动点的形成。

       话说证券部的陈姨近期敏感地把握住有色金属板块特别是稀土永磁板块热点,有所收益。 她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有色金属板块包括其他资源概念股,在牛市中是涨幅最大的板块之一,而在熊市的末期,也往往成为主力机构提前布局吸纳的对象,因而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值得投资者反复关注的品种。

 目前市场做多资金不足,制约市场的活跃度。近一个月以来,A股振荡调整,北向资金出现了罕见的大幅净流出,据有关统计,5128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490.84亿元,为互联互通以来月度净流出额的最高值。

        528追踪MSCI的被动资金借道沪深股通在尾盘大举扫货,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黎大叔说,当天正是MSCI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的生效日,MSCI也由此完成了对A股“扩容”的三步走中的第一步。MSCI高层透露:今年还有两次调整,明年或将继续扩容。

       梁伯看了报道说,在3月份升至荣枯线以上之后,5月份制造业PMI再次回落至荣枯线下方。不过,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持稳,且服务业PMI出现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保持稳定仍有较好基础。

        李生也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长远看,估值吸引力增强也是外资进一步布局A股的重要因素。李生现仅持部分银行股,仓位较轻。他说,目前市场缺乏成交量,参与欲望不强,不宜过分操作。

(本文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主要内容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

黄智华《证券投资工程学》新书出版

黄智华新著《证券投资工程学:股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与投资时机》一书近期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入选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成果。

该书围绕证券市场周期波动与投资时机这个中心点,把影响证券投资价值的宏观面、微观面、市场行为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建立评估工程,特别是对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周期的相关性深入研究,总结市场周期波动特点,并对A股未来中长周期转折点和波动趋势、历史大顶和大底揭秘等等进行分析。

该书全面涉及证券、经济、政策、投资理念,以及五行术数、经济指标分析、财务分析、图形分析等诸多领域,穿透中国证券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历史波动,其中许多观点为作者长期实践研究所得。

新书在书店和购书网站有售,欢迎购作者签名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