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乎自然 一种“犹龙”境界

(2018-01-31 21:11:29)
标签:

黄智华

图片

文化

分类: 黄智华著作介绍
顺乎自然 <wbr>一种“犹龙”境界

顺乎自然 一种“犹龙”境界

                                                      黄智华

 

“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是大自然的“精华”“甘露”。在老子故里,我品着茶香的弥漫芬芳,心身陶醉其中,仿佛沐浴在大自然的圣洁之中,融合到宇宙的深处,进入到一种“无我”的犹龙境界,忘却了尘世中的梦幻浮生。

 此刻,我想起了《道德经》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这几句话。的确,质朴、虚静是自然的本性,也是我们的内心深处的自性。

 《庄子·外篇·刻意》也说:“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平易、质朴、恬淡、寂漠、虚无、无为,这是天地和谐、无始无终的根本,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圣人总是停留在这一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随和平易,来自天然本性的自然而然。有了这种自然而然,平易而恬淡,那么忧患就不能进入内心,邪气就不能侵袭机体。圣人的德行完满,精神充实,充满天然的智慧,所以说,圣人顺应自然而生,顺乎自然享受自然的天年而死。

 圣人生于世间,犹如随水势而飘浮,其离世就像中途的停顿休息,生与死顺乎自然之道,总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顺乎自然 <wbr>一种“犹龙”境界


他们顺乎于自然的本性,因而便没有了烦恼的思虑、豫谋和忧仇,他们总是那么的平静,精神明澈而不耀眼,信实而不过分期求,恬淡处世。因而他们睡觉不做梦,醒来也无忧患,其心神,其灵魂,是那么的纯净,虚无恬淡,顺乎而合于自然,这正是体现出来的自然真性。

这犹如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不流动就不会纯清,这是自然的本性。因而,纯粹不混杂,静心守一,恬淡而不妄为,遵循自然之道而行,这就是享受自然天年的乐趣,这是自然之道。

 

的确,善良清静的本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后来受到环境的影响,让欲望所掩饰,被世间的繁华、虚荣所蒙眼,善良的本性也慢慢受到了侵食,人也最终成为欲壑难填的奴隶,收获的只能是身心的浮躁、疲惫,以及永远的无法满足。

从繁华、浮躁、疲惫,回复到简单、知足、纯净的生活之中,寻回人之初善良清静的本性、天性,让我们的内心回到简单、自然、平凡、知足,让我们的心境不断去贴近本真,回归于自然,让我们的人生自然而快乐,无忧无虑,享受天年。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的内心重新成为“婴儿”,自然从容入世,清静恬淡出尘。

浮生梦幻,世间的热闹是短暂的,而我们的灵魂却需要更多的平静和慰藉。

(本文出自黄智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