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
黄智华
大盘本周逆转向下,
12月12日本周一A股市场出现暴跌,沪指跌近百点,创业板指更大跌5.5%,两市近2700只个股飘绿,其中跌停近200只。一同下跌的还有债市和汇市,形成股债汇三杀。本周四近两个月较为强势的上证50指数大跌2.14%,创下了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继“八”
类股票持续大跌后,银行等蓝筹股补跌。
险资是此轮反弹的重要推手之一,而保险万能险业务和举牌行为监管从严,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个月险资举牌特别是举牌部分蓝筹股激发市场价值“发现”,而推动10月份以来市场走强,而在保监会近日分别对“举牌专业户”前海人寿及恒大人寿做出不同处罚,险资举牌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使得市场资金面受到影响,相关概念股出现调整压力。
美联储加息对市场造成冲击
本周一股债汇三杀和周四银行等蓝筹股补跌,除加强监管,流动性趋向紧张等外,或主要是对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的提前和即时反应。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而给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03:00,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
美联储2015年12月16日自2006年6月以来首次加息。这次宣布加息,意味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同时也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结束量化宽松之后回归常态化的政策周期。
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利率持续接近零利率水平,大量美元资产涌向新兴市场以寻求高回报率,在美元刺激下,不少新兴经济体市场出现了繁荣,特别是那些资本项目管制较为宽松的国家。
然而,在美元走强以后,美元资产纷纷回流,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资金的流出,进而可能导致本币汇率下滑。如果外汇储备等应对手段不足,可能意味着风险,由此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本币贬值,市场剧烈动荡,经济走向阶段性衰退。
中国虽然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但资金流出迹象也较明显。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启动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2016年新年一开始中国股市就大跌,美国股市也遭遇了史上最差的开盘,之后持续走低。这是美联储启动近10年来首次加息的反应。
市场阶段或缺乏持续拉升中坚力量
沪指本周一跌破30日均线,
周二回补今年11月10日3146-3148点上涨缺口,周四和周五形成抵抗,跌近之前本栏指出的沪指2016年1月下旬以来形成收敛通道下边,即2016年2月29日2638点、2016年5月26日2780点、2016年6月15日2811点、2016年9月27日2969点等低点连线(3090-3100点),其与半年线(3080点)为下方关键支撑区。
该下边线为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只要不有效跌破,
大盘或维持波段振荡盘升的格局,如果有效跌破或逐步回补2016年10月10日3009-3014点上涨缺口,大概在年线附近。
深证成指本周一大幅跌破半年线和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形成收敛通道下边线即2016年2月29日9000点、2016年9月27日10352点、2016年11月9日10575点等低点连线(10800点)以及半年线和60日均线。其作为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本周跌破后使中期上升动量收敛,
半年线和60日均线(10700点)以上压力或较大。
深证成指本周一形成有效破位,需要较长时间蓄势和修复,这反映出其代表的大多数品种的状况。
关注下周三冬至时点效应
近几个月险资举牌特别是举牌部分蓝筹股激发市场价值“发现”,而推动10月份以来市场走强,而近期险资举牌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使得市场资金面受到影响,相关概念股出现调整压力。
本周一股债汇三杀和周四银行等蓝筹股补跌,除加强监管,流动性趋向紧张及IPO加速导致市场失血等外,或主要是对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的提前和即时反应。
本轮领涨的券商、工程建设、中字头等12月以来明显走弱,而银行股本周也受压,市场或缺乏持续拉升的中坚力量。
目前日线技术指标进入超卖区,短期或有回稳反弹的机会,但本周一的放量大阴线,仍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沪指30日均线所在的3200点一带或存在阶段压力。
下周三为冬至,下周五为笔者所著《八卦时空律》一书提出的“八卦时点”,可关注这两时点效应。
(本文仅分析市场特点,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黄智华更多的文章见本博客首页和关注本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