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戊戌月“土”“金”股旺

(2016-10-24 15:38:35)
标签:

财经

股票

黄智华

分类: 大户室股事
证券部股事连载之五十四 
                 戊戌月“土”“金”股旺 
                              黄智华 

             

    之前我说,猴年五行“火”“金”争斗激烈,火生土,土生金,“土”成为化解两者争端的一环,所以“土”从中得利,得到两头“讨好”。另外,我指出10月8日至11月6日为戊戌月,天干戊为土,地支戌为土中藏金,金得土助,或许会出现一定赚钱效应,如果届时“土”股能走强,则市场或形成一定结构性机会。

     结果,国庆节长假复市后大盘振荡上扬,市场体现一定的赚钱效应,特别是丝绸之路、一路一带、铁路基建、工程建筑、央企改革、债转股、PPP等题材板块近期反复炒作, 使市场活跃度提高。这些题材由于有政策支持,估计相应板块或成为市场较长时间的反复炒作对象。

    其中铁路基建、工程建筑等题材股票五行多少带有点“土”的属性,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等题材股票五行除带有“水”的属性外,还带有“土”的属性。当然这些股票其行业属性还是主要的,“水”属性和“土”属性的强弱各不同。

     10月8日至11月6日(戊戌月),戊戌五行均为“土”,土当令,同时也可化解猴年五行“火”“金”相克之争端,所以该月“土”为“喜神”,丝绸之路、一路一带、铁路基建、工程建筑等“土”题材股接上了之前地产土股一棒,成为该月的炒作热点,并推动大盘走稳,在这些土股推动下(土生金),金融、钢铁等金股也反复走稳甚至走强。

    11月7日立冬后进入冬季,五行“水”当令,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等带有“水”属性的股票以及其他“水”属性股票和“金”属性股票可能继续有机会。

                           关注周二波动效应

     我之前指出,去年6月以来每月下旬或上旬大盘至少出现一次大跌,,大盘在未有效摆脱筑底区情况下,节气时点压力和每月上旬或下旬一次大跌的效应仍未得到有效化解,未来得到有效化解才能扭转弱势。同时,近一年来大多数节气时点均形成压力点。

     10月23日为霜降节气,其为周日,效应在10月24日周一体现出来,结果当日大盘放量拉升,形成启动点,关键是周二成交能否进一步放大,以及挑战2016年4月13日3097点与8月16日3140点两高点连成的压力带(3170点上下)的情况,该压力带如果不能放量突破则小心阶段压力,要突破这需要权重股持续发力启动,如有效向上突破或意味着中级升浪的展开。

      10月25日本周二为我所著《八卦时空律》一书提出的八卦时点,可关注这其效应,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上述压力关,成交不足或一下子放得过大,则提防下旬下跌“魔咒”会否出现。

     当然,上周五大盘收在年线之上,本周一继续走强,为8月中旬以来的第一次,或有着积极的意义。年线为今年8月中旬以来压力带,如有效收复将有利于市场信心的稳定,即使短期大盘冲高后受压调整,估计下跌空间或有限。

                         再度出击

    证券部的陈姨近期继续炒一些有成交量、之前较为活跃、特别是曾经涨停过后缩量整理的股票。她上周炒了一把央企改革题材股,短线进出赚了一个多涨停,以及炒了一路一带、铁路基建、债转股等题材股票。

     她说,炒股要炒政策支持的题材。

     黎大叔近周捕捉了一只举牌概念股,他读着报纸说,在经历了三季度新一轮举牌高潮后,四季度举牌资金仍然没有止息的势头。10月以来,又有7家上市公司被举牌,包括北京银行这样的“大块头”。业内人士指出,在“资产荒”背景下,各路资金举牌上市公司将成为A股的常态。产业资本、私募基金成为举牌的主力,特别是产业资本,今年三季度以来成为举牌“新势力”。各路资金的举牌动机不同,举牌特点和偏好也各不相同,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银行、商业贸易和休闲服务是举牌案例集中的板块。

     李生趁着10月17日大盘出现较大的调整,陆续较重仓地买入银行、券商股,以及央企改革概念、一路一带、铁路基建等题材股票。他说,从公报的经济数据看,前三季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目前经济面有逐渐稳定的趋向,蓝筹股稳定性或得到提高,而国企改革加速推进等也给市场带来持久的炒作题材,这些或使市场保持区域相对的稳定格局。

(本文不构成市场预测,仅分析市场特点,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黄智华更多的文章见本博客首页和关注本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