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周四时间窗效应
黄智华
本周以来大盘缩量整理,反弹乏力,市场参与欲望不强。
9月12日大盘形成缺口大跌走势,近周未能逐步回补而走低,或显示市场短期回补缺口欲望不足。
从走势看,沪市近周跌破30日均线和2016年6月24日2807点与2016年8月1日2931点两低点连线,使阶段转弱。
今年8月中旬后沪指反复受压于年线,如今又跌破30日均线,使30日均线和年线构成上方两道压力。而沪市今年6月29日2913-2915点上涨缺口尚未回补,在区域整理的格局中,成为一个隐忧。
沪指近半年的上升趋势线即2016年2月29日2638点、2016年5月26日2780点、2016年6月15日2811点等低点连线,与半年线交汇于2975点上下,为下方关键支撑区,深成指关键支撑为半年线10400点,如两市有效跌破或展开新一轮的探底。
今年2月以来大盘基本形成区域波动整理格局,而在沪市3050点以上持续上攻动量不足,并形成3月21日、4月13日、7月13日、8月15日等多次冲高放量后走弱,形成一道屏障,深市区域箱体波动整理格局更为明显。在市场探底或筑底的弱势整理格局未改变下,不宜过分操作,以谨慎为主。
在未来没有持续放量和蓝筹股再度启动下,这种区域波动整理格局,估计还要运行略长时间。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经济结构转型情况下,股市也存在转型的要求,2015年的局部牛市主要是资金杠杆效应造成,缺乏基本面支撑,随着规范化,市场又回归到缺乏增量资金买气不振,继续处于结构转型的态势中。
房市的火爆, 以及一定资金南下港股市场影响下港股持续走强,使A股市场资金面受到影响,
A股市场似乎呈现一潭死水的状况,如何破局将考验各方的智慧。
9月7日为白露节气,结果当日大盘冲高乏力,成为当周最高点,形成时间高点压力效应。9月12日在外围市场影响下,大盘大跌,为白露节气高点压力效应下的大跌,可视为9月上旬大跌的“魔咒”。
大盘在未有效摆脱筑底区情况下,节气时点压力和每月上旬或下旬一次大跌的效应仍未得到有效化解,未来得到有效化解才能扭转弱势。
下一个重要时点为9月22日为秋分节气,该时点较为重要,如果短期出现反弹,而在秋分节气时点形成反弹压力位则市场弱势未改,如果在秋分节气时点形成支撑点,则调整逐步呈现抵抗回稳效应。
年初本栏分析,今年8月是重要周期转折段,9月12日大盘放量缺口大跌,使大盘8月16日高点转折进一步明显,或使8月形成周期高点转折,如此大盘则整理或有一段时间,略长时间或缺乏创8月新高的能力,未来启动点的形成有待下一个中期转折点的到来。
(本文不构成市场预测,不作为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黄智华更多的文章见本博客首页和关注本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