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华《行走老子众妙门》出版

标签:
文化 |
分类: 黄智华著作介绍 |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道德经》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之一。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本质,是大自然客观的真理和法则,是“众妙之门”,同时,体现出的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本书作者黄智华通过游览老子故里的太清宫、老子故居、明道宫,以及智者摇篮古隆中、象天法地的北京城、兼容并包的京津大学堂、清静无为的北京白云观、等等,并由此所写下对老子思想的感悟,与你共同行走老子的“众妙之门”。
遥望星空,“天”有着太多的令人永远都无法解开的谜团。
据有关记载,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的老子,在幼时曾向老师提问:“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老子又问:“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老子又问:“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子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天外之天是什么,宇宙的根源是什么,宇宙究竟是什么,这是令自古至今许多圣贤智者不断思索而又求解不得的问题。
对这些谜团,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经》中提出了“先天地生”、“有物混成”的“道”的概念。老子认为,“道”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无可言状的,它是造化之根本。
老子说,“道”是不显现的,用言语说得出的就不是恒常的“道”了,万物都能可用“名”来称呼它,但“名”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名”,万物就不是永恒不变的了。
“有”是万物之母,“无”是天地万物之始。“道”是“无”和“有”的总根源,所以,要从“无”中去观察感悟“道”的奥妙,要从“有”中去观察领悟“道”的体现和端倪。
本书作者为探究这“奥妙的总法门”,行万里路,行走中华大地众多名山圣迹,拜访了较多的高道大德,特别是到河南鹿邑老子故里去寻“道根”,去感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
老子的“道”,这“众妙之门”是什么呢?
以现代通俗的话说,老子“道”就是宇宙的本原、本质,是大自然客观的真理和法则,是自然的原动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总的包容,同时,“道”体现出的是不断运动变化,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其实,所有的“大千世界”都是“道”的化身,“道”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不断去探究“玄之又玄”的“道”,结果又将回到原点,回到自身。所谓“大道至简”,“道”其实就很简单,并不神秘,“道”就是先天的本性。“道”好比是“佛”,我们去探寻“佛”是什么,去修成“佛”,其实我们本身先天就是“佛”,先天就是“道”。
“道”和“佛”,就是自然而然。其实,最自然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人遵循和适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而为,爱护自然生态环境,公正无私,坦然大公,包容天下,这样就达到了“道”的境界。
我们的世界其实是最为自然的,最为平常的。以平常之心处世,多一点质朴,多一点自然而然,我们就能享受到天然的乐趣,无忧无虑,就能享受到天年,达到了“道”的“彼岸”境界。
作者简介
黄智华,广州市人,博士,旅行作家,报纸专栏作家,道家、佛家及易学、武学文化学者,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武当功夫传人,八卦时空律体系创立者,证券投资资深分析专家,先后任职报社新闻记者、副主编,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山大学出版社丛书主编等。曾获多届省、市级武术比赛一等奖,首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比赛,获武当剑项目第一名和一等奖。
长期在《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投资快报》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著作有《名山大道行》、《名山菩提行》、《青藏天道行》、《行走老子众妙门》、《大道行踪》、《赢的顿悟》、《我要做股神》、《八卦时空律》、《周期波动节律》等10多部。
目录
老子故里弘大道
道家之源
老子天下第一
沟通天地子午诀
紫气东来
有物混成
道可道
老子诞生地太清宫
太清宫是道教祖庭
妙一统元
阴阳柏是老子化身
老子故居“天为何物”
虚而不屈
大音希声
恬淡、静心、修心
珍惜今天
道德真源明道宫
老子传道讲学之所
玄之又玄
孔子问礼
克己复礼为仁
老子养生秘字诀
守其一
天地之性
复归于朴
道法自然
观水悟道
反者道之动
老子骑青牛飞升
老君台老子“升仙”
四大弟子四子真经
“赶山鞭”开天辟地
老君爷“开眼”炮弹变哑
老君台人类和平碑
智者摇篮古隆中
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诸葛亮砺志卧龙岗
刘备三顾茅庐问计天下
卓绝千古《隆中对》
匡扶蜀汉
忠义之士
太极八卦衍生八卦阵
诸葛八阵出奇制胜
诸葛亮是道家智慧化身
大道废
三国人物忠义贞正
忠义仁勇关圣大帝
气壮嵩高之洛阳关林
“桃园三结义”流传千古
乱世英雄曹操
拨乱反正
行天道
刘备以仁德开创蜀汉
天时地利人和
王朝兴衰
封建朝代在五行相克中演化
夏商周朝代五行演化
秦汉朝代五行演化
晋隋朝代五行演化
唐宋元朝代五行演化
明清朝代五行演化
失去人心
天下神器
与民休息
水能载舟
善为国者
三元九运揭示王朝周期
象天法地北京城
故宫得天地元气
承天启运紫禁城
天人合一
天坛祭天
祈年殿是“通天之梯”
“多寿多福”恭王府
孔德之容
不到长城非好汉
形胜固难凭
圆明圆见证屈辱历史
“鸟巢”是万物之奥
京津大学堂兼容并包
执大象
志在守朴
清静无为白云观
敬天爱民
识心见性
长生久视
和谐共生
致中和
漱珠岗闪耀智慧光
岛中“玉碟”藏灵窍
“漱石”镇欲海定心性
修身处世合乎“道”
观察“道”的朝斗台
点石成金
“返朴归真”的神仙境界
一阴一阳之谓道
和谐就是“道”
无极、太极、大有
八仙过海
神仙是“道”的人格化
供奉“八仙”的八仙宫
八仙代表着八卦
黄粱一梦
道法自然
附录
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