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掉过分贪婪与恐惧

(2011-07-26 18:54:2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智慧

                     戒掉过分贪婪与恐惧

 

                                黄智华

 

   上次曾说,我给一位股友回了封“返璞归真”的信,他收到后再次来信说:我几日来反复寻思先生话语,再忆及以往,也曾要放下成‘佛’之心,确实有一二天心绪安定,但始终对明心见性以及一心不乱的境界憧憬不已,故又妄想炽烈。先生所言,实在一语点中我十数年学佛心病。而在日常工作生活里,看到一些人虽然无读多少书,不知佛道儒是何物,却在待人接物,平常自然,和睦欢乐,当时就想:莫非这才是‘道’在世间,但我却不敢轻易放弃旧学规式。”

   我再次回信说,上次说道,“佛”就是觉悟,就是自然的本来面目。修佛和修道就是修“真”,修的是返璞归真。通过修行返璞归真,返回和认识到自然的自我的本来面目,重新得到先天的智慧,去掉后天的不良品行,重拾“真正”的自然的自我。

    六祖惠能早年作了一个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体现了性空、无所得的思想。《金刚经》上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性空”、“无所住”就是先天的智慧,感悟的是宇宙的本来面目。

    大智慧也可在世间的待人处事、日常生活中获得和体会到,所谓佛在人间,佛的智慧也通过在世间中得到领悟。世俗生活中出现七情六欲在所难免,但也要常常保持一颗平静的理智之心,行为符合“大道”,平常不断修德,与人为善,服务社会,不斤斤计较,知足常乐,爱护自然生态,这样胸怀自然宽阔,就会逐渐达到“佛”的境界,“顿见真如本性”。因而一定程度上修佛也就是修胸怀,修的是大智慧,修的是大慈大悲。

    股市也是如是,市场是无常的,但人心有时表现得比股市更为无常和失去理智,这往往造成股市投资的失败。其实就如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样,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投资家,如果戒掉过分“贪婪”与“恐惧”,保持平静理智,以平常知足之心,就会逐渐与“股”合真,顿见“股道智慧本性”。

    就拿现阶段的股市说,部分历史性战略性机会也逐步出现,关键要有平常之心去把握,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相信最终会成为大赢家。部分低估值个股跌近长期成本区,部分跌破或接近净资产值,下跌空间有限。不少银行股已跌到历史低估值区,特别是市净率水平处历史底部。

    一些估值有较好提升空间,行业景气持续向好的股票在长期成本的筑底区,特别是部分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其派息收益率已接近甚至超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值得去关注和为未来进行战略性布局。把握部分低估值成长性好的品种,在大区间的波动格局中,进可攻退可守。

  (黄智华是“太一逍遥拳派”掌门、武当功夫传人、作家、资深股评人、股市自然节律派理论体系创立者,儒、佛、道及易学、武学文化学者,著有《大道行踪》、《我要做股神》、《八卦时空律》、《赢的顿悟》、《周期波动节律》、《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等书,交流邮箱:aaa8aaa@yaho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