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有“雷达”老妈?

(2011-07-22 10:27:02)
标签:

情感

家庭治疗

教育

成长

女性

徐青林

杂谈

http://s12/middle/6806d113ta89f39aa9abb&690

偶尔看看一些电视节目,在一档节目中看到一案例:雷达老妈。这个题目很醒目,也很形象。当事人是一对母女,发生的事情就是这个母亲对上大一的女儿极其不放手。

一位全职母亲,大概40多岁,其丈夫经常因工作忙碌经常不在身边。女儿,19岁,大一学生。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是女儿的独立和母亲的监控。母亲总是想要把女儿当成自己可以随意操控的提线木偶,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远程操控。为了能够随时了解女儿的动态,母亲给女儿每天打十几个电话,每当女儿与同学之间玩得挺High时,母亲的的电话总是不期而至,女儿实在烦得慌,其实是一种恐慌。女儿选择一种对抗,关机,并事后告诉母亲手机没电了。这下可好,母亲见女儿手机会没电,就给女儿再配了一个备用电池,这样就能二十四小时开机了吧。

即便这样,母亲还是不放心,事情愈演愈烈,母亲在女儿大学附近租好了房子,并要求女儿也住进去。女儿都无语了,母亲竟然都这样了。女儿觉得母亲有些病态。

其实我们来看看双方的心理需求。母亲一直抚养女儿长大,女儿的父亲即这位母亲的丈夫常年不在身边。从家庭治疗的观点来看,母亲的情感需求无法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得到满足,很多时候,与女儿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依恋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若有细心的陪伴和照料,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人总是要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总是要断奶,总是要学着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真实。女儿希望母亲关心自己,同时她也很关心母亲,但是她也需要自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母亲习惯女儿在身边与女儿要长大、要独立这之间形成矛盾。母亲太过需要女儿胜过女儿需要母亲。母亲的很多情感需要其实是需要丈夫来满足的,不因为满足母亲的情感需要而限制女儿的成长。

比较好的做法是,第一,女儿化被动依赖为主动关心母亲;第二,母亲慢慢从捆绑女儿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去自己该去的地方,与丈夫多些沟通和交流,在家庭中,女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搞乱了顺序,总是有了儿女忘了丈夫。这个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母亲容易犯的毛病。在家庭治疗中,夫妻关系排在第一,有良好的夫妻沟通和家庭氛围,对儿女也是很大的支持;第三,女儿对母亲的关心要感恩,并理解母亲的孤独;第四,这位母亲要学会的是独立相处,自己的价值不是建立在与女儿或者丈夫的关系上,而是自己能够相信女儿,相信丈夫,并有自己追求和热爱的一份兴趣。

爱一个人,并不等于控制一个人。爱一个人是关心她,并了解她可能遇到困难,会分享自己成长中的经历,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但不去强迫她。爱总是有度,过了度就失去了爱本来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