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十一跳”,给所有私企管理者的启示

(2010-05-25 11:14:08)
标签:

富士康复

时空压缩

十连跳

徐青林

心理成因

杂谈

分类: 社会心理

    果然,正如昨天心理研究所的几个朋友讨论的一样 —— 第“十一跳”来了。

    悲愤之后,“十一连跳”这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到底是说明了什么?究其根本的原因又是如何?

    富士康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代工中心,频繁的跳楼事件的报道把富士康推到了舆论的浪尖。凤凰卫视在富士康的“九连跳”之时,做了一期节目,参与节目的嘉宾有富士康的发言人、评论员、曾在公司任职过的员工、曾经拍摄过富士康员工生存现状的导演、卧底记者、做法事的道士。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到底谁为这些生命负责?有人认为这是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并称这样的自杀事件不仅仅存在于富士康;也有人认为是一代人自身的问题,认为80后大多是脆弱的一代,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一代等等;还有人认为那是频繁自杀事件是风水的问题,流年不利,富士康也请了高僧施法,认为因此就可以安抚亡灵,给生者以积极的暗示,实际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我想其原因不能简单说是某一个方面造成,消极方面的叠加共同助推一个结果,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生命的陨落中发现了什么。这背后的时代大特点是时空压缩。时空的限制导致了员工的情感疏离与迷失,人总是生存在一定的时空之中的,时空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势必会直接导致心理层面产生严重问题。

时空关系的重大转变是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这个转变中,由时空所形塑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社会历史发展进入的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形态,在这个形态中,空间被大大拓展了,时间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劳动时间成了衡量一切社会价值的标准。“现今财富的基础是盗窃他人的劳动时间”

    进入机器大生产的社会,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加工厂是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富士康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超级剥削员工时空的加工厂。

    从工作方式上来讲,富士康所做的事情就是召集了N多人的一个大作坊,这样的大作坊与传统的作坊不同,更多的是靠机械化的运行,准时上班、下班、加班,几点一线的生活就像机器在几时几分几秒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完成产品的生产一样,加工制造业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本身的利润不高,更多是通过削减成本,如减小活动场地面积、降低员工工资待遇,不断的加班。因为现代性的社会使得时间更加精确和更面向未来,在工厂里的时间精确性就是规定了几点到几点之间具体要完成什么任务,人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到了点干什么都不用自己想的,都是规定好的,人的自由和情感在什么时候能得到表达就是一个问题。而时间的面向未来就是要通过不断向今天要时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需要用休闲、娱乐的时间来弥补工作的时间,人的生活情趣在哪里得到体现?

    全球化的发展让人可能活动的空间变大,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活动空间都是有限的,拥有80多万员工的企业,不论场地多大,人均占有空间都不会很大,时间压缩使得员工实际可以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小。

时空的压缩、机械化的运转,使得员工的人际间沟通与交流变得很少,基层员工的工作就是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人变得太过于疏离,若是遇上生活、个人情感、个人身体状况出现问题,面对多重压力的他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对环境易感性的风筝自然要落下。

    让员工的时空得以延伸,不是简单的追求工作时间累加,而是追求高效。

    让员工找回情感家园,让员工找到家的感觉,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可能比简单的情绪发泄和简单物质条件的改善要重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种价值感、尊重感、归属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非单调重复,时空的延伸使得员工们可以去沟通表达,舒缓工作压力,找到情感寄托。

    迫切希望富士康的管理层清醒认识到问题所在,从根源解决危机,避免悲剧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