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稀书香谈父亲母爱黄金屋颜如玉 |
分类: 心灵之约 |
近些日,基本上都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一本书了;近一年,都不太敢看有关父亲母亲的文章;就昨日,闲暇之余走进首都图书馆,还是忍不住的将一整本《谈父亲》的散文集读完了。轻轻地合上手中的这本书,心底仍然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思念,感恩,敬仰,愧疚……面对“父亲母亲”这样一个每个人心中最熟悉,最亲切的形象,要拿起笔来细细描摹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都是母爱如山,那父爱呢?这个给予我们生命,为我们撑起整个庞大的家庭,日夜操劳,承受苦难艰辛,他如蜡烛般燃烧自己来照亮我们人生的亲人,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完整的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又是多么无奈的悲伤。
平日的浮躁与压抑的工作,似乎一直生活在各种奇妙的感觉和混合的思想状态中。很喧嚣,也很冷清;很热烈,也很清淡;很亲切,也很陌生;很有趣,也很无聊;很激动,也很落寞;很真实,也很虚幻。索性停掉手中的一切,放下街角胡同的行走拍摄,想去图书馆找找清静。
时隔多日,当再一次走进首图,那种久违了的书香气息,人文的素养,宁静的空气,舒适的环境,安静的氛围。总能给人一种躺在知识的被窝中享受那惬意时光的感觉。
看着那些络绎不绝的人们,悄无声息的静卧在馆内的某一隅,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那种爱学习的劲头是我一直都羡慕并学习的。每每都想静下心来去认认真真的给自己充充电的时候却又无法静心。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书店和图书馆了,那种每周都读上一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直到我走进首图,看着那些借了很多书籍回家的人,我也就跟着借了几本,回到家中,涮微薄,发微信,看博客,逛同聚,溜人人,又觉得心里空荡荡的,索性就拿起书来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间发现,其实,每个星期看本书也没有那么难。就如昨天,直到我把《谈父亲》和《假如再上一次大学》读完,恍惚间才觉得偶尔去拍拍照,健健身,读读书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充实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有的时候,自己也会告诉自己,现实容不得你去拖延,拖延或许只能让你变得更焦虑。所以,我也规定自己,每天提早半小时上床,看上几十页书,逐渐的就会适应。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如果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难,很简单,就是这种感觉。
就如我一个纯徒步川藏线的朋友所说:只要出发就能到达,你不出发就那里也到不了。如果你不能沉下心来就什么也做不了。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是,去做就行了。书买了书借了书不看,那只是一堆纸;公开课下了不去看,也只是一堆烂数据而已;英语单词背了不再去反复记忆,那也只是徒劳无益;行动力才是最关键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看着那些埋头苦读的人,有学生,有上班族,有孕妇,有小孩,有古稀书香的老人。无不在这书香气息浓厚的环境中将自己置身于此渲染与熏陶,这种渲染与熏陶,也许是当下浮躁之人所应该学习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突然间心里有种莫名的酸楚,回头想想曾经在学校荒废掉的那些时间,无所事事的那些日子。怎么就没有好好的去多读一些书呢?宁愿去逃课,爬在桌子上睡觉也不去读一本书,哪怕一篇文章也行,但却没有。回忆昔日的画面和呈现在我眼前的情景无法重合,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奈的感慨,我读的书真是太少太少了,甚至少的有点可怜。
我是多么想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路途上尽情地翱翔,在那浩淼的知识森林里穿越寻找,探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奥妙。
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它能够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路相随。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