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双丝网,心有千千结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灵之约 |
(一)
家是一株顽强的植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又是一年冬,又一次只能遥望家,遥望故乡;又一次在模糊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我曾脆弱的心灵在茫茫人海里浮沉,灵魂漂浮不定?双脚似乎悬浮在半空,不知落点?多么盼望一路有祖先的叮咛,能够守护着这个漂泊在城市中不曾认命的游子。
这边战火方歇,那边烽烟又起。我不想去描绘这次心情的好与不好。我不愿生活在别人一手打造出来的那片异想世界、海阔天空下。可能由于父母老了的缘故,他们只希望儿子过得平稳踏实,不要像他们的人生路那样充满着一辈子的担心与牵挂。
我深知,在父母心中一定有张世界地图,那张地图上面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路,只有那个叫家的地方,那片黄土地;我也深知,我每踏出一步,都踩着他们的担心,踏着他们的牵挂,甚至都踩踏着他们的心窝。可我又能怎样呢?始终都解不开的那个结?空旷而冷漠的那个地方如同渗透悲喜的佛祖,冷眼看着茫茫苍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忙冬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如常地流逝,沿着祖祖辈辈的老路,踩着厚厚的尘土,站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顶,凝望着祖辈们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田地,那种纠结与不能言语的难过,只能等候初升的太阳穿过云层拂去那发了霉般的心情、拂去一切。
冬日的黄土高原格外的寂静,朦胧的太阳光笼罩着远处整个大小不均、高矮不等的黄土坡头,那缕温馨的光芒将坡头映衬的像一片云海,那种意境恍如天外飞仙来客的降临。风,四处游走,串联起此刻的心情,串联起夜的悲伤,串联起昔日的回忆,七零八落、劈头盖脸的一浪接一浪的掀来。遥望远处,不动声色,吹着风也被风吹着……
高高的黄土坡上,陈旧的房子,围上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在朝阳下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一村村、一幢幢,靠山坡,弯弯曲曲绕过村……
宁静过后的复杂……
“少小离家老大回”“倦鸟终究要归巢”“要面对现实”“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向‘钱’看,等等种类的舆论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刺耳膜,被人无聊的解构;而我,心似双丝网、心有千千结,像一只遍体鳞伤的‘不死鸟’不作任何解释。即便如此,就这样错上加错一回我又何悔?于是我苦笑、我无语。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请不要以为我忘了,我什么也没有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更不能写,却又不能忘。

(二)
不能忘,不能忘,复杂且难懂。用衣袖拂去梦里的失落,留下的只有寂寞的聆听与思考。
带着无限惆怅及五味杂陈的心情,乘着飞驰的车轮,我停泊在了离家最近的地方----冷清的黄河母亲岸畔。
我并不知道要去哪里,如影随形,如风如流。站在冷清的黄河岸畔,思绪飞扬,抬头仰望,飞翔的风筝,勾住了步履蹒跚的我,勾勒出了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禁想起了《燃烧翅膀》、《断了线的风筝》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是风声?是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寻找、赶紧去寻找,现实容不得你拖延……
沿着黄河岸畔漫无目的的行走,落日再次弄花了我的眼睛,浮起一群黑色的斑点,闭上眼睛,有点儿怕,不知所错,许久,再睁开眼睛,满脑子都是父母的身影。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最后一抹夕阳滑过眼帘。听,那潺潺水流声,看,那绚丽彩灯幻。寂寥月色下哗哗地流淌声及华灯璀璨的夜,我无心去听更无力去看,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此时糟糕透了的心情。
依旧像一个孤魂野鬼似的游离在黄河岸边,端详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哗啦啦地流淌之水。我不停的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倘若生活就是一片苦海,那我一定还在苦海里沉沦,挣扎;仍是一只没有方向的船舶,飘向世界的尽头;我依然听得见我内心深处很远很远的感情,它破碎的声音是如此的清晰,或许在感情的路上我已迈不动脚步了,可我必须得坚强的走下去。
心似双丝网,心有千千结?
父母不求任何回报,别无所求,他们对儿女的一片苦心就是希望能够有个伴;她就是深夜回家时那盏为你点亮的灯;是你傍晚看看书、我看看电视时,偶尔交谈几句的宁静;是你胃口不好时也吃得下的饭菜……
父母的心思我懂,他们背负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呢?而我却一点都替他们分担不了。唯一能让他们轻松点的就是自己赶紧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可我……我怕……我真的怕……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但愿能够与你一同笑看风轻云淡、五彩缤纷的世界。直到心魂静止所没的那一刻。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