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与风媒
(2012-08-18 21:41: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常贴士 |
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entomophily),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entomophilous flower)。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这类昆虫来往于花丛之中,或是为了在花中产卵,或是以花朵为栖息场所,或是采花粉、花蜜作为食料。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花接触,这样也就将花粉传送出去。
虫媒花(entomophilous flower)是指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花。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这种花花形大、花被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粘性,便于粘附在昆虫身上。由昆虫来传粉的植物占有花植物的大多数。
这种花花形大、花被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粘性,便于粘附在昆虫身上。
由昆虫来传粉的植物占有花植物的大多数,其花型、花蜜及花香也各不一样,既适应了各种昆虫的需要,也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妖娆多姿、欣欣向荣。
形态特征
虫媒花大都具有鲜艳美丽的花被,有芳香或其他气味,或有蜜腺。花粉粒通常较大,表面有突起或花纹,花药开裂时花粉不易被风吹散,常粘成块状,便于粘附在昆虫体上,花粉
量一般较风媒花的少。适应昆虫传粉的另一特点是白昼开花的花多具红、黄等鲜艳颜色,夜间开花的花多为白色,以便于夜间活动的昆虫识别。虫媒花多为两性花,在有一定数量昆虫存在的条件下,两性花的传粉机会较单性花多1倍。能够传粉的昆虫很多,如蜂、蝶、蛾、蚁、蝇等。虫媒花的结构常和特定传粉昆虫的特点相适应,如鼠尾草的花。但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都不是绝对
虫媒花的传粉方式属于异花授粉。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分别来自不同花的优劣势或不同的植株,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遗传性差异较大,所产生的后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
异花传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开花期遇低温、久雨和风暴等,对风媒或虫媒传粉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由此,减少了传粉的机会,影响结实。
风媒花(anemophilousflower),即利用风力作为传粉媒介的花,如玉米和杨树的花。这种花,一般小而不鲜艳,花被常退化或不存在,也没有香味和蜜腺。但它产生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而且表面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到相当的高度与距离相当远的地方去。据估计,约有1/10的被子植物是风媒的,大部分禾本科植物和木本植物中的栎、杨、桦木等都是风媒植物。
形态特征
风媒花雌蕊花柱较长,柱头往往膨大成羽状,便于接受花粉。有些风媒花的柱头会分泌黏液,便于粘住飞来的花粉。稻、麦等花的柱头分叉,象两只羽毛,这样可以增加接受花粉的机会。有些花序细软下垂或花丝细长以及花药悬挂花外,随风摆动,这样就有利于花粉从花粉囊里散落出去;有些风媒花的花被退化有利于传粉时减少阻碍;还有些落叶的木本植物,有先花后叶的特性,可使传粉时花粉不受叶片的阻碍。这些,都是风媒花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
多数风媒植物有先叶开花的习性,开花期在枝上的叶展开之前,散出的花粉受风吹送时,可以不受枝叶的阻挡。此外,风媒植物也常是雌雄异花或异株,花被常消失,不具香味和色泽,但是这些并非是必要的特征。有的风媒花照样是两性的,也具花被,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两性的,枫、槭等住屋的花也具花被。
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必须依靠各种外力的帮助,才能把花粉传布到其他花的柱头上去。传送花粉的媒介有风力、昆虫、鸟和水,最为普遍的是风和昆虫。
虫媒
虫媒花: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entomophily),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entomophilousflower)。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与风媒花相比,虫媒花多具一下特点:
(1)多具特殊气味以吸引昆虫;
(3)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颜色;
(4)结构上常和传粉的昆虫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
如马兜铃花和鼠尾草。
水媒 鸟媒
除风媒和虫媒传粉外,水生被子植物中的金鱼藻、黑藻、水鳖等都是借水力来传粉的,这类传粉方式称水媒(hydrophily)。其他如借鸟类传粉的称鸟媒(ornithophily),传粉的是一些小形的蜂鸟(Heliothrixau-rita),头部有长喙,在摄取花蜜时把花粉传开。蜗牛、蝙蝠等小动物也能传粉,但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