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2021-02-27 21:15:02)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在社交时,不把自己放在被评价的位置

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交恐惧图示理论,就是说,社交恐惧患者,大多都是把自己默认放在了被评价的位置。一言一行都担心别人会怎么样评价。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不因为分歧而生气

大多数的争吵,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理解问题,比一味的因为分歧而愤怒要有意义。

降低对未发生事件的期待值

如果对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期待太高,往往更容易变得失望。

降低了期待值后,那些意外收获,都能增强幸福感。

以赞美回应赞美

面对他人的称赞,不要下意识地否认,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有」;

你完全可以大方地说谢谢,并且也赞赏对方的一个优点 一个小细节。

这样既能拉近你们的距离,也会让我们更加自信。(论商业互捧的好处)

区分成功和成功的装饰

《原则》中说,很多人把成功和成功的装饰弄混了。

成功是我们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成功的装饰是拥有了某项(高价值的)物品。

当我看到别人买了某品牌豪车(黄金广告位,在线等品牌方爸爸)的时候,我很心动。

但是,我不能够把买这辆车作为目标。

这只是一种生活的附属品,是成功的装饰。

如果我的目标变成了我想买什么,那我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就不会获得持久的快乐。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校准情绪时间线

熟悉吗?

这些吵架常用语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情绪时间线都在过去,而不是现在。

情绪停留在过去,不会解决手头上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它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影响你现在和未来的心情和人际关系。

所以,下一次发现自己为小事烦到爆炸的时候,先深呼吸一口气,把你的时间线拉到现在,想一想:

多练、多调整,你的气会越来越顺,心态越来越好。

10-10-10 思考

一个大脑的 bug——the Region Beta Paradox(「贝塔区域悖论」):

人不会被强烈、持续时间长的痛苦打倒,却会被不那么强烈的、一时的破事击溃。

这背后是有科学解释的:

极其不幸的遭遇会激发人体的保护机制,让你尽快恢复。

不太严重的烦恼,不会激发这个机制,你也因此容易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想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有多少女生碰到男朋友劈腿,整个人变身私家侦探,表面镇定、理性分析、查找证据;

而男朋友如果饭后不刷碗,上床不洗脚,却能引爆五百次核能大吵。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福斯特医生」剧照,由一根头发丝儿发现的劈腿

这里献上一个有用的小技巧,来自苏西女士「10-10-10 改变生命的决策工具」书里的三个问题

下次要崩溃之前,先考虑这几个问题,再来解决矛盾,不要再让这个 bug 控制你的情绪啦。

「假设无辜」心态

英文有一个短语很有趣,也很难翻译:

一个解释是:当你有「相信别人好的一面」和「相信坏的一面」两种选择,选好的那一面。

还有一个解释是:还没有全面的证据时,假设对方是无辜的而不是恶意的。

操作很简单:问问题,而不是下结论。

比如,一个匆匆跑过的人,撞了你一下。

与其下一个「太不小心了,我差点被撞倒、很可能受伤!他有什么毛病啊」的结论,你可以想:

这样的心态会从内而外,让你变成一个更美好的人:

「自私」无罪

说到讨好型人格,我不得不想到「老友记」里的莫妮卡,敲可爱: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人和耶稣的之间的区别在于:耶稣是乐意牺牲自己的,人需要把自己考虑进去。

你是人,不是耶稣;共情是必要的,但是健康的共情,永远把自己摆在跟对方平等的位置。

下次有说不出口的「不」时,想想自己会得到什么,而不是他人会得到什么。

这种「自私」不仅无罪,感觉还很好;因为这其实是自爱。

等你习惯这种内心充满爱的感觉以后,就不需要再以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啦。

习惯不舒适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在训练中的海豹部队 图源:navy times

美国最硬的海军三栖特战队——「海豹部队」有一个很有名的警句:

一直蜷缩在自己舒适圈、不挑战自己的人永远没法进步;但是另一方面,走出舒适圈的确是个难以享受的过程

知乎高赞:有哪些值得刻意练习的心态?

对于习惯不舒适,可以这样想:

先不想这个有多难受,先做最小的一步/坚持一分钟,然后下一步/下一分钟,等你一点点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走了很远。

等你习惯它的时候,这个强大心态会给你带来质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