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争鸣园地
争鸣园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80
  • 关注人气: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稿摘编:关于平方反比定律适用范围的讨论

(2014-05-20 15:24:34)

0 序言

    本文是篇旧讲稿,实际是介绍:《美国无损检测手册. 射线卷》关于平方反比定律适用范围的叙述。

1 最大距离Dmax

《美国无损检测手册. 射线卷》〔M(1992年中译本) 143页有“平方反比律” 这个小题目,笔者感兴趣的是,它指出了“平方反比定律的适用范围” : 即“当射线源和检测器均置于室外,并被空气隔开不到30米距离时,方可使用这个定律”

此处的检测器,系指辐射计量仪器----剂量率仪。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剂量率仪与射源被空气隔开不到30m时,剂量率仪测得的数据,与按平方反比定律计算结果,相吻合。比如,二者距离1m,与28m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应符合平方反比定律的计算结果。距源1m处的γ源强度,我习惯称为“源强度” ,这个数值可以通厂家提供的源活度计算,或用剂量率仪测量。现在已知在距源1m处测得的源强度为9.44伦琴/小时,计算距源28m处的射线强度:

I=(9.44R/h)X(1/28)2 =0.012R/h=12mR/h

这个计算结果,应该与测量结果大体相符。

:笔者根据这一观点,编写了《关于空气衰减系数的计算和讨论》、《关于X射线检测距离防护计算的试验研究 》等文章。“被空气隔开不到30米距离” ,是在空气介质中平方反比定律适用的最大距离DmDmax30m。笔者注:透照距离大于30m,应考虑空气衰减因素,引起的误差。

2 最小距离Dmin

该文献第923页有工作距离 这个小题目,它再次指出了平方反比律的适用条件:1)射线源尺寸比距离小得多;(2)在射线穿过物质时,无明显的散射和吸收。实际上,只要所涉及的距离至少大于射源最大尺寸的10倍,第一个要求总是可以满足的。

所涉及的距离至少大于射源最大尺寸Lф10倍(L表示线状源的长度,ф代表点状源的最大直径 ,是使用平方反比定律适用的最小距离。通常认为γ源为圆形---点源,因此,Dmin≥10ф。设ф=2mmDmin=20mm,这个距离不能用剂量仪测量了,但可以用平方反比定律计算。如已知源强度Io=9.44R/h(Do=1m) ,计算Dmin=20mm处射线强度:

I=(9.44R/h)X(1000/20)2 =2500X9.44R/h=23600R/h

: 如捡到ф2源的人,把它放在贴身衣服口袋里(此时可以认为人体某部分与源距离D=0)Dmin不能满足Dmin≥20mm条件,因此计算D=0处照射量率,就不能使用平方反比定律了。

我称最小照射距离小于10倍源直径的照射,因距离太近,不能使用平方反比定律的照射,为近距离照射。

欢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粱补西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