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来定价,那就200元

标签:
方浩浩可乐创意华南农业大学it |
分类: 专题 |
绝大多数人喝完价值1.5元的曲线瓶装可乐后,都会把瓶子丢进垃圾桶里,或干脆随手丢在路边。少数玩家却变废为宝,将这些瓶子当成承载创意的绝好素材。当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瓶子,他们未必仔细想过背后的品牌暗示。
文 / 不二君 图 / 受访者
大学课堂“开启”创意可乐瓶
方洁浩是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大二下学期时,主要教授广告设计、设计创意学等课程的秦雨琪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维多利亚的秘密”展示走秀视频,希望拓展学生们的创作思路。方洁浩被视频中“BlingBling”的T台气氛吸引住了,看到模特身后一些类似翅膀的伸展装饰,觉得十分赞叹,“好像脑海里的创意都随着动感的背景音乐跳跃起来了。”
当时老师布置了一个创意改造可乐瓶的作业,方洁浩灵机一动,将凤凰的尾巴画在可乐瓶上,沿着瓶身上的画伸出立体的凤尾,为了制造出“BlingBling”的效果,便加上闪光粉,可以在昏暗的光线下发出闪烁夺目的光彩,还为之起了个动感的名字——“点亮你的可乐”。这是方洁浩3D涂鸦可乐瓶的处女作,老师赞道“非常时尚”。
这次作业后来引起了社会关注。2013年8月深圳可口可乐“爽动红PA”联合《城市画报》iMART创意市集举办活动,邀请2011级视觉传达设计2班的同学设计可乐昵称瓶,方洁浩是班级中展出作品最多的一位,包括“纯爷们”“高富帅”“才女”“你的甜心”等四个作品。紧接着,同创地产为宣传新楼盘“Dreamland”,也通过秦雨琪老师邀请他们创作富有童趣的可乐瓶,Hello
Kitty、鱼美人、小鹿等卡通可乐瓶为同创打造一个梦想城堡,这些3D涂鸦可乐瓶的作品逐渐从课堂搬到展览台,进入大众视野。
生活至上
为了作业和展览,他们班平均每人需要设计6个可乐瓶,而方洁浩是平均数的3倍,他设计了18个,自第一个完成后,越做越快,几乎以“一天一个作品”的节奏完成创作,并且没有失败品,他对这种3D涂鸦的可乐瓶创作已经驾轻就熟,因为在他看来,任务之外,更是艺术。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在艺术圈已经传遍了,但真正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完成创作并不容易。而为了达到形神俱备的效果,方洁浩加入一些生活味道。比如鱼美人的鱼鳞取自服饰上的珠片,纯爷们头饰上的“珍珠”来自珠链,云朵用棉花代替,裙摆用铅笔屑装饰……
当然,这并非说要刻意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如果对生活失去天然的好奇心,灵感也只是某次任务的附属品,得不到延续。“我从三年级开始养鱼,特别喜欢盯着鱼看,觉得它们舞动的姿势很美,还专门选修一门《观赏鱼饲养》的课。”观察时间长了,方洁浩选择用珠片拼贴成鱼鳞的创意便成为恰到好处的惊喜了。
另外,方洁浩的作品中,女性题材占绝大多数,而古代女性是他重要的参考对象。“因为在美学上,女性线条与可乐瓶的曲线十分契合,这种美感要通过大众的眼光才能表现出来,而古代女性的服饰妆容形态都很丰富,对创作很有用。”他从生活里抽取出美学的解释。
“如果由我定价,那就200元”
其实这些可乐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设计思考、视觉传达”,透过设计者在3D立体的不同平面上绘制图案,表现视觉冲击力,再用具体作品承载出来,形成个性创意。
本质上这是一场“自我创作”,每个作品背后都是设计者“自我”的表达。那“自我”的价值是什么?也许文艺青年觉得在于精神享受,但在具有商品属性的可乐瓶身上创作,它既是精神,也是物质的。起码方洁浩等设计者从作品展览中,可以收到大约80元/瓶的工本费。偶尔也会有观众想买下展览中的可乐瓶,不过因为是非卖品而被婉拒了。
当时为了完成创作,全班需要100多个可乐瓶,方洁浩和同学走遍了学校的小卖部,一开始五毛一块地买一个可乐瓶,而小卖部的瓶子都要按照供货商的规定回收,就越卖越少,越卖越贵。假如这些精力、创意和材料计入成本,再加上独一无二的手工制作,方洁浩觉得它应该卖个好价钱,“如果由我定价,那就200元吧。”
方洁浩的3D涂鸦可乐瓶
点亮你的可乐
灵感来自“维多利亚的秘密”。凤尾在闪光粉的作用下显得光芒四射。而方洁浩本人对孔雀也情有独钟,在他的习作本上,经常绘画出炫目的凤尾,再用“泼墨”的手法,将时尚和中国风融合一体。
鱼美人
这是最费时的作品,因为方洁浩在透明瓶身上绘制完成后,觉得不好看,就洗去颜料,重新画上海洋的蓝色底色,再把铅笔屑拼贴上去,他认为:“铅笔屑的形状跟我在网上看到的女生超短裙很像。”
红绳油灯
这不是真的可乐瓶,这是捏出来的可乐瓶!设计者脱离可乐瓶本身,再用铁线和红绳围成一个镂空的可乐瓶的造型,放上蜡烛,点燃,一个民俗风格的“可乐瓶”油灯就完成了。方洁浩说这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作品。
纯爷们
京剧头冠上的装饰是很复杂的,但不用担心材料,中国大妈可以帮上忙。为了丰富头饰,方洁浩想到了家乡常有妇女做串珠的手工活,便向她们要到珠子,粘在头冠上。“纯爷们”背后总有中国大妈们的默默支持。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