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他弦上的北京梦

(2013-06-06 12:58:51)
标签:

北京梦

北漂

唱片公司

树村

音乐爱好者

分类: 专题

吉他弦上的北京梦
  他没想到,这块充满艺术气息的圣地,竟然有那么多的艰辛。北京,带给他更多的是疲惫。如果在外地找到理想的居住环境,段弦就会跟北京说再见。

  文 / 柳军 图 / 受访者

  段弦每到外地演出,总会留意当地的房价和生活环境,他希望借着演出的机会,选择一个未来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前两天,他跟着乐队先后到重庆和成都,随行的女朋友觉得,“两个城市,都比北京舒适得多”。所以最近,他们一直关注着重庆、成都的房市。
  刚过而立之年的段弦,已经在北京奋斗六年了。回顾当年“征服北京,征服全国”的愿望,他抿嘴一笑。他以前没想到,这块充满艺术气息的圣地,竟然有那么多的艰辛,他越来越觉得疲惫。如果在外地找到理想的居住环境,段弦就会跟北京说再见。
  义无反顾当北漂
  和许多音乐人一样,段弦18岁就背着吉他出门远行,开始跨上“职业化”的音乐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音乐界“一炮而红”,并在28岁的时候唱出属于自己的名气。
  一把吉他曾陪伴段弦走过了南方所有的大城市,漂泊中,他得知北京才是音乐人的天堂后,义无反顾地当了一名北漂。“我觉得我们玩音乐的,只要征服了北京,就等于征服了全国。”段弦说。
  其实不止一个人这么想。前几年,北京北五环外的小村庄——树村曾经聚集了大量和段弦一样的音乐爱好者,他们都是来北京追寻音乐梦想的热血青年。他们以低廉的价格租破旧的住房,以最少的花费吃最便宜的快餐,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没有任何保障。但他们让这个小村庄成为了北京公认的地下音乐基地,让它成了大名鼎鼎的“摇滚村”。因此,不断有年轻人来这里寻找音乐梦想,也有人受不了这里的艰辛逃离了。在这里,昨天还跟你抱怨生活失意、陪你喝酒的哥们,说不定明天就能一唱而红,一旦出名了,苦涩的日子就宣告结束。
  爱好摇滚的段弦,当然抵挡不了北京“摇滚村”的诱惑。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对北漂音乐人充满敬佩,在他看来,他们虽然没钱,但有理想;他们没地位,但对未来满怀希望;他们不被常人理解,不被家人支持,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为了音乐梦想而努力,为了音乐,他们甚至放弃了安逸的生活。
  北京,带给他更多的是疲惫
  然而几个月后,“玩音乐”的段弦还没有赚到钱,他开始着急了。
  为了能得到起码的物质保障,段弦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琴行。然而,琴行离他那50元一个月的床铺太远了,他索性在琴行附近租了一间小平房,月租300元。房子很简陋,没有装修,里面就一张木板床,一张凳子和一个旧沙发。
  段弦的琴行引起了当地音乐人的注意。有一次,段弦在琴行里弹吉他,一个年轻人走进来直接对他说:“我有一个场子,晚上去不了,你替我去弹吧……”
  那晚,段弦去了北京著名的酒吧一条街。在酒吧弹吉他的时候,段弦“认识了好多玩音乐的哥们”。作为自由音乐人,这是他融入北京音乐圈的开端。
  当时,在酒吧里表演一个晚上能赚到一百块钱。这样的收入,对来自音乐村的歌手来说,打的回去,再喝一顿酒,就花完了。
  当酒吧歌手并不能带来理想的收入,段弦把主要精力放在琴行上。但没过多久,琴行因为拆迁而无法正常营业,又恰逢房东催交房租,于是他一个人搬着很多把吉他,到中国传媒大学门口摆地摊,“没见过摆地摊卖吉他的吧,我就干过。”高校附近一直是小摊集聚地,更是城管重点关注的区域,城管与小摊贩猫捉老鼠的游戏经常上演,但让段弦感到幸运的是,城管从来不赶他走,只赶走其他小摊……“他们可能知道我是附近开琴行的。”就这样,为了房租,他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摆摊。每天风吹日晒地守着小摊,他的身体疲惫不堪,“我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来往的行人,厕所都不能上,我怕上厕所回来,吉他少了或者小摊直接没了……我只能憋着,坚持不喝水。”
  “那段时间我才明白,在北京我只有像傻子一样不停地努力,才不会饿肚子,一旦不努力,就会被别人干掉。”段弦说,北京带给他更多的是疲惫。吉他弦上的北京梦
  很难得到唱片公司的青睐
  几年前,段弦和三位朋友成立了一个乐队,他是吉他手兼主唱。乐队每个月有三四次的演出,一场演出能赚到的钱,最多时有五六百元,少时只有一两百元。而他们乐队唱的是原创音乐,这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去创作,需要大家东拼西凑地筹钱……可是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专辑,很少有人买,自己心里的热闹劲儿还没消失,专辑就已经下架了。
  为了音乐,他们大把大把地赔钱,希望忽然有一天能得到某个唱片公司的青睐。然而,专辑出了好几张,钱也赔了不少,他们还是一无所获。段弦充满了忧虑,那些留着长发、穿着漏洞牛仔的年轻人像机器一样出专辑,他好不容易出的专辑,却很快淹没在那些产品中,匆忙下架。唱片公司的目光,也很少在他身上停留。
  含恨而走
  目前,琴行是段弦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时候有爱好音乐的白领到琴行学吉他,他也收点学费。这样的收入,换来的是他稍微自信的“还可以”。而乐队其他伙伴并没有段弦这么容易,他们有的在培训机构代课,有的参加商业演出,都是极不稳定的活儿。“我的朋友们说不上好,在北京玩音乐,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很费劲,很多人赚不到钱,因此房子租到了六环,到城里来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地铁。”
  想想自己和伙伴们不太理想的生活状况,段弦想起了当初的愿望。“征服北京嘛,就是要帮明星写歌、出专辑;或者像许巍这样的明星开演唱会,我当职业吉他手……这才是想象中的样子。”他很喜欢有北漂经历的许巍,许巍的成功,是他多年来的憧憬和向往。
  段弦希望出名、成功,然后在35岁的时候离开北京,但是考虑到未来要买房、要结婚,他沉默了。他随时筹划着在外地买房,这意味着他随时会离开这座消耗他青春的城市。
  其实不止段弦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新京报》调查显示,超八成的北漂族想离开北京,到二线城市发展;北京市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2011年北京市暂住人口为825.8万人,比2010年减少60万人。有分析称,北京人口在持续减少。北京所承载着的年轻人的梦想,随着大批“北漂”们的离开而黯淡下来。
  与此同时,树村——北漂音乐人的第一站也已经拆除,北漂的年轻歌手们开始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相同境遇的歌手,少了某种联系。
  “北京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爱的是它的繁华,恨的是我生活得很惨,过得太累,看来我要含恨而走……”遗憾中,他也焦虑未来,一旦到了新的城市,他的乐队就要散了,在北京结交的友情将会慢慢生疏,而新城市里没有熟人。更重要的是,新的城市没有北京这样的音乐氛围,没有那么多的音乐歌星,也没有那么多的重视原创音乐的唱片公司。新的城市里,段弦想要出名的希望,似乎更加渺茫……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