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公民之城

标签:
公民之城新派公益朱建刚ics创新空间中大 |
分类: 专题 |
近三年,广州公益迅猛崛起。不管是从参与人数、NGO组织数量,还是公益活动本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都取得显著进步。不断涌现的公民行动,让广州被媒体评论为“中国最具公民社会气质的城市”。
不管是关注男女平等的“占领男厕所”运动,还是给不作为的政府部门送鸭梨,又或是用合唱团的方式唱出自己的投诉意见……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正在用一种平和而又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借鉴港台、国外公益组织的新鲜玩法,同时加入创意、快乐和时尚等因子,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派公益模式,也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公益话语。
但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些变化与一个人、一堂课、一个机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位大学老师——他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朱健刚,他同时还是中大ICS创新空间的负责人,也被认为是广州公益的幕后“带头大哥”。
一堂大学公选课——这堂名为《公民、社会与发展》的课程虽说只在中山大学开设,却时常会吸引大批社会人士慕名而来,成为沟通一线公益活动和理论探讨的最佳融合。
一家非营利机构——这个依托中山大学设立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成立十年来,逐渐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公益孵化器。雷闯、陆非、叶富华、王三目等公益、社创界牛人是这里的常客,马丁堂学社、NGOCN、灯塔计划、青年实验工场等本土学术、公益组织是这里的重要伙伴。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专题统筹 / 黄中柱 执行 / 赢未来编辑部
敬请关注《赢未来》2013年5月刊专题:
公民之城
——寻找广州新派公益的幕后推手
《中大公民课:一堂课的时代共振》
中国公民社会在外来思想与本土观念之间碰撞、摩擦和缓慢发展,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的公民课,见证着转型时期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复杂历程。
……
《走进中大ICS创新空间:汇聚青年公民新力量》
雷闯、陆非、叶富华、王三目等公益、社创界牛人是这里的常客,
马丁堂学社、NGOCN、灯塔计划、青年实验工场等本土学术、公益组织是这里的重要伙伴……七年努力,中大ICS创新空间逐渐构筑出一个活力十足的青年公民网络,在它的扶持和引领下,这些个人和组织不断成长,并成为推动广州公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
《专访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刚:构建公民社会,关键在青年》
我不觉得有不满的青年就是愤青,愤青总有一种过度愤怒的情绪,是很难与之理性对话的,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也都具有暴力倾向。年轻人对社会不公有不满情绪,这很正常,因为他们期望个体在社会中能够被理解和尊重。
……
精彩内容,陆续奉上,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