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番茄”的小清新阅读时代

标签:
阅读公益小清新青番茄 |
分类: 公益 |
今天是国际大学生节,也叫国际学生日。但如今又有多少大学生知晓这一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当大学生们都在狂欢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光棍节等众多极具“娱乐性”与“浅薄性”的节日大行其道时,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节日却备受冷落。
除了追求过节,娱乐与浅薄化也正逐步影响大学生的阅读。现在有多少大学生仍能“挤出”上网外的时间,静下来翻开一本书细细阅读?然而如今,就是有那么的一群人,坚信“书托邦”的存在,并努力地将其付诸于实践——只需在线借阅,便有快递直接送书上门;看完后,也会由快递员取书还回去。既省时省力而且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
慢下来,尽享新“书式”生活
“您好,这是您在网上借阅的书!”
2011年国庆前夕,北京网友Vicky终于收到了她翘首以盼来自深圳的快递包裹:一个印着“精神食粮”绿色大字的麻布袋,里面装着两本近期上市的新书《一生伏首拜阳明》和学者维一的散文集《我在故宫看大门》。书是崭新的,还散发着淡淡的书香。
半个月前,Vicky在一个名叫“青番茄”的在线实体图书馆的网站注册,并支付了110元押金,获得了一次可借两本书的初级会员资格。
“只要在线点击借阅,物流就会送书上门,书看完,同样会有快递员上门取书,帮你把书还回去。整个过程,跟我们在“淘宝”上购物和退货一样。不同的是,这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她欣喜若狂地向周围的朋友分享此次在“青番茄”的初次借阅体验。
难道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事实上,这家源自中国本土,具有首创性的WEB2.0时代的图书馆,上线仅一年时间,就已经为全国20个城市的近60万书友们提供了新的阅读可能。
“现代社会的快餐式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便捷,但当速度变成一切指标时,也让这个时代值得回味、咀嚼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想倡导一种静下来的‘新书式生活’,希望能为都市人疲惫的心灵减压。”
年轻副总张丽娟这样诠释着“青番茄”的主张,并将此实践到阅读行为的方方面面。例如,会员从快递手中收到网上下单借阅的书,不是像当当或卓越一样用纸盒包装,也不是淘宝式的塑胶袋,而是印有青番茄logo麻布质地的“精神食粮袋”。这样的包装不仅给读物以最贴心的保护,而且可传递青番茄创意人爱护地球的环保主张。此外,袋子上还印着一句话:“不含农药,不含防腐剂”。这种文艺小清新的风格,还带着些许小幽默,顿时让阅读变成一件时髦、快乐、轻松、环保的事。
打开青番茄的主页,你可以入住“书托邦”:它“理想且开放,承载着实体书店的文化和思想”,在这里活跃的公民都是迷恋纸质触感和油墨书香的书虫,可以参加所在城市实体书店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入邦密码即“有书,无所畏”;或者你可以加入“布克族”,在“三国控”、“韩寒控”“武侠控”中与你的同类来一场浪漫的邂逅,共同赏析华美动人的文字,思索人生。
青番茄还有一个独特的“漂书码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让快递员免费上门取书:“漂走你带不走的重量,留给更多人美丽的分享”。曾经有一位爱书的会员还一次性放漂了200本图书,一度成为青番茄的佳话。“漂书”不仅增加了读者之间的互动阅读体验,旧书再利用也为青番茄降低了采购成本。
这种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借阅模式,以免费为最大吸引力,很快拥有了一大批拥趸。现在,青番茄上线仅一年,每天正为着14000多名用户提供借阅服务,并且数字逐日增加,张丽娟的团队也开始在不断壮大成长。
全民阅读,闪着理想色彩的书托邦
谈起青番茄的诞生,张丽娟感慨地回应说:“最初这源自我们四个爱看书而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对读书的渴望。”所以,当决定携手创业时,他们自然就想到了做一个和书有关的项目。
三年前的夏天,这四个相熟十多年,理工科的爱书之人聚在一起聊天。聊到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均年阅读图书是4.5本,韩国人均年阅读图书是11本,法国人均年阅读图书是20本,日本人均年阅读图书是40本,以色列人均阅读图书是64本;聊到中国63.8%的网民仍倾向于纸质书阅读。
“这一连串的数据,让我们难以平复。很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可如何做呢?大家讨论了很久,不如就从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入手,用商业的手段去实现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渴望迸发出灵感,一个伟大的创意就此诞生:他们决定致力于做阅读推广!虽然,网络的便捷不断颠覆传统的阅读方式,但身处浮躁的社会,人的心灵更渴望更需要慢下来、停下来、静下来细细品味书籍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更何况传统书籍的纸质阅读具有互联网所无法替代的触感,张丽娟坚信“纸质阅读仍然是这个时代最美丽的精神体验”。
她说,“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相当发达,网上有书店,有超市,大家都可以足不出户地购买各种东西,为什么不可以把图书馆也放在互联网上呢?中国人的阅读量低并不代表大家就没有了阅读的需求与欲望。这有可能是我们的阅读渠道出现了问题。”
四个好友一拍即合。为了考察项目的可行性,张丽娟与伙伴们走访了许多社区、学校、企业,进行了仔细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喜欢读书的人很多,但花钱买书的人少,花时间去图书馆读书的人更少,活跃在网上在线阅读的人又觉得眼睛累,找不到读书的感觉。而青番茄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途径,能够免去买书的金钱支出,省去在实体图书馆消耗的时间,足不出户,又能充分享受充满质感的好书。
这一切预示着,一旦实现了网络与实体图书馆的完美结合,这将是一个潜在用户群相当庞大的广阔市场。
张丽娟回忆起青番茄上线前的那段日子,大家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全用在了经营模式的探讨上,忙到连吃个冰淇淋消暑的时间都没有,最终诞生了这个为用户提供终身免费借、阅、送、还上门服务的点子。
经过两年辛苦筹备,2010年8月,这四个年轻人辞去了之前的稳定工作,青番茄正式上线。用户只要在电脑前轻击鼠标,就可以在家获得送书上门的服务。与免费相挂钩的是青番茄的会员制。他们极富创意的把会员分为M、L、XL、XXL四个阅读级别,分别对应不用的阅读量、充值押金与阅读时间。例如,最小尺码的M可以借阅2本,需要充值110元,时间为14天。当然,押金随时可以在线退还到您的个人账户。
“我们的理念是,不同的阅读尺码决定不同的人生高度。我们希望看到中国人均的阅读量能够从4.5本提升到45本,虽然‘推广全民阅读’听起来太过理想主义,但正是它奠定了我们终身免费的决心与为之努力的信念。”
尽管对创业的艰辛,张丽娟轻描淡写。但是可以想象,对于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在初建的时候,肯定是困难重重。“我们是在构建一种新的机制,但并不是要去完全取代传统的读书途经,网络与实体是可以结合优势,互为补充的。当然大家一开始会觉得好奇,也有人以为我们是骗子,要读者接受肯定会有一个过程。而支持我们坚持下来的正是最初的信念与理想,无论如何,这是很珍贵的。”
谈起青番茄的命名,张丽娟极富诗意地阐释:“青番茄是绿色的,虽然暂时还不成熟,却饱含了厚积薄发的勃勃生机,以及对环保的使命感。”
做阅读的生意,要免费也要盈利
不同于网购、团购这些直接从国外舶来的电子商务模式,青番茄做的可是完全本土化的原创互联网经济模式。
张丽娟称,青番茄模式能够生根发芽,正是受益于中国社区图书馆系统的缺失。“事实上,我们的模式,在美国反而很可能行不通。”张丽娟说:“在美国城市,社区图书馆极为发达,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阅读区一应俱全,而且可提供免费的通借通还服务。有些社区图书馆的藏书甚至不逊于省城的图书馆,因而居民看书非常便利。”
但在中国,图书馆资源极为匮乏,除了高校外,社会图书馆只有国家、省、市三级,区图书馆几乎是摆设。至于社区图书馆,它的人力物力达不到美国社区那样的发达、便利,所以,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此外虽然,很多企业也曾自建图书馆,至少是图书角,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久而久之,图书馆成了“库房”,图书角成了“死角”。“有一家企业,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图书馆时,首先看到的是三把生了锈的大锁。这家企业图书馆,藏书一度达3万册,就因为管理不善,藏书形同废纸,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后来索性上了锁,就此尘封。”
正是社区图书馆的缺位和滞后,让青番茄找到了生存空间。理论上说,借助网络可以覆盖到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地域界限。不过,要最大程度地推广纸质阅读,还得解决另一个问题,把价格降到最低甚至免费。有可能吗?
“对读者免费是必须的,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承诺。但是我们也要盈利,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所以我们只能靠企业靠广告”。
青番茄最大的直接收入来源就是企业客户。青番茄有个项目就是“每企一馆”,通过为企业构筑一个外包式的图书馆,向企业收取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年费,而这笔费用大约只有企业自建图书馆的1/6,但书籍的更新率和利用率都高得多。迄今为止,包括中石化、工行、联想、万科、腾讯、富士康、华为在内的40多家企业都成了青番茄的客户。在青番茄的首页上,点击“每企一馆”,便可进入各企业自己的图书馆,员工从这个频道借书而不再需要支付押金。这里除了有专业读物、热门书籍,还有部分企业学院和企业品牌文化传播的内容,不同企业之间,还能进行图书共享,极大地扩充了阅读资源。
随着青番茄影响的扩大,不断得到了知名广告客户的青睐。不过,张丽娟很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率先与青番茄牵手的是宜家和星巴克。在青番茄网站上,宜家将部分商品重新包装,打上了“阅读的概念”,通过文案将其营造成从阅读中衍生出来的、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比如台灯、书架、沙发、靠枕等;星巴克则直接附上了咖啡单,在会员中征集“一杯咖啡,万般心事的喝后感”。这些品牌的产品气质因与阅读气质相匹配,而被青番茄“合并同类项”。
关于未来,张丽娟坦率地表示,青番茄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是个大问题。与其他典型电商企业不同,因为是免费借阅、免费配送,这意味着读者每一次借阅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收入,而青番茄却要为此支付相对固定的物流成本,也就是说读者的每次借阅行为,企业是要赔钱的。不过,因为免费,大多数读者对运输的时间并没有那么苛刻,青番茄的借阅读书一般是3~5天送达,这种同城非“当日达”的业务,也为青番茄降低了一定的物流成本。在张丽娟心中,青番茄,不仅仅是一个特别的图书馆,更是一个人与人邂逅、人与书邂逅的地方。她希望,青番茄能在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中发出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
(欧阳洁、鸾飞对本文的采写做了重要贡献。)
文 / 王发财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