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弹性工作制工作杂谈 |
分类: 观察 |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在国外,众多大公司都采用了这制度。而在我国,近年来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试行该种制度的工厂和企业。
根据近期一项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认为在家办公会更省时、有效率,心情更愉悦,工作和生活也会更协调。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不断更新换代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潮人觉得待在办公室上班,是件很out的事情。既然只需要一部联网的电脑就能搞定工作,何不选择足不出户或是去咖啡店、公园办公?那才是一种更绿色、更愉悦的办公体验呢!
根据美国史泰博旗下公司Staples
Advantage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职场中,40%的员工愿意扣减薪水来换取在家办公的自由。74%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扣减工资的2%~5%,20%的受访者愿意做出高达10%的让步。该调查同时指出,86%的受访者认为在家办公会更省时、有效率,心情更愉悦,工作和生活也会更协调。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美国人力资源高管职业组织WorldatWork,近期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六个国家2300多名享受过弹性工作制的员工和管理者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员工对参与这类计划多感不安。过半的员工认为,他们在享受弹性工作安排的同时,也受到公司或微妙或公然地“打击”——譬如,他们会从管理者那里接到不喜欢的工作、获得负面绩效评价,甚至失去升职的机会。去年,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对3300名员工调研后,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参与过弹性工作计划的员工认为,在家办公压力更大。因为缺少与同事和管理者的沟通协作,许多员工会“担心失去上司和同事的尊重”,“担心在老板、同事和客户眼里工作不够努力”。
无人监督、弹性地安排工作时间、不用长途跋涉地挤公车上班,享受着这些便利的员工为何压力不减,反而倍感焦虑呢?
管理者愿意为员工提供弹性工作机会,是希望员工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工作,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美国科学网援引了一份调查发现,目前在美国有将近五分一的员工选择在家办公,其中三成人表示会工作到8小时以上,四成人表示每天会在家工作4~7小时,而其他则少得可怜。另外,有三成人表示,他们在家中上班十分放松,通常穿着睡衣工作。有三成人表示在家会有拖延时间的毛病,会故意先做家务事来回避工作任务。
针对在家工作效率低的现象,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人类的天性——“懒惰心理”在没有监督压力的时候自然会体现出来,而在缺乏监督的家中上班,安全心理会让员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然而,管理者的要求不减反增,家庭琐事随时可能前来打扰,员工的业绩更难让管理者满意,因而也就压力更大。工作生活进步联盟执行董事Kathie
Lingle提及:有近三分之一的管理者认为使用弹性工作安排的员工,无法在公司中得到长久发展。弹性办公恐怕并不如人们预想中的那般美好。
如果你是一个不能完全控制或战胜自己的人,在家办公之类的弹性工作制或许就会成为蒙蔽你双眼,断送你事业的“刽子手”。当公司提供弹性工作的计划时,请三思——它对你升迁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看到“可在家办公”的招聘广告时,也请慎重——据就业网站RetirementJobs的统计,“所有在家办公的工作机会中,正当合法,有利员工发展的仅有约1%”。
辑 / 芷茗 插画 / 小黑孩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