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新东方老师的自白:培训机构只教书,不育人

(2011-10-14 10:19:59)
标签:

新东方

培训机构

杂谈

分类: 专题

一个新东方老师的自白:培训机构只教书,不育人

  学生花钱来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拿高分,所以我们只管上好课、让他们觉得有收获就足够了。给学生灌输人生价值观,在这里只算作额外的义务。从本质上来说,培训学校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

 


  我叫刘芳,广州某高校中文系本科毕业,目前在广州新东方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关于新东方,相信很多人已听说过不少传闻,比如这里的老师年薪十几万,这里的窝里斗很严重,这里的文化氛围很功利……对于类似的内幕揭秘,我不承认也不否认。但既然让我来谈谈新东方,那我就从自身的经历说起吧。

高标准门槛

  在还没加入新东方前,我就听说过俞敏洪、罗永浩、李彦宏等人的风云经历,也看过不少他们的励志文章和视频演讲。对于我而言,如果毕业后能进入这么一个牛人云集的地方工作,会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起点。
  2008年年底,新东方来到我们学校进行校园招聘。宣讲会上,他们历数了新东方的辉煌历程,还请来毕业于本校的明星教师亲身讲述在新东方的成长。会后,有点心动的我给现场人员递交了一份简历。
  没过多久,就收到了笔试通知。所谓的笔试,实际上就是让你做一套高考英语试卷(说明一下,我当时应聘的是英语老师,不过最后被调剂去做语文老师)。虽然是高考题,不过很多语法知识都忘记了,做起来还是要琢磨一阵子。庆幸的是,那段时间我都在准备英语专八的考试,题做多了,那份语感还是有的。
  笔试过后,就是两轮试讲(一面和二面),然后是主管面试,再到人力资源总监面试,最后是与广州新东方的校长谈话。试讲是考核应聘者能力的核心阶段。我还隐约记得,第一轮试讲是自由谈,我们随便选一个题材来自由发挥;第二轮则是命题讲课。我当时抽到的题目是“讲解一道英语选择题”。因为没什么经验,我只好把以前英语老师的讲解方法照搬过来,先解释正确选项的用法,然后再把其他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也顺带讲解。单纯讲解肯定不够吸引,我又把几个选项串成了一个顺口溜,使之方便学生记忆。
  新东方的面试过程十分漫长,从试讲到最终面试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当中还夹着一个寒假。我在11月结束两轮试讲后就没了下文,直到2009年3月才收到通知去培训。他们也没有明确通知我是否被录取,却给我安排了一大堆任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面试官曾要求我们在两三天内整理40套卷子。你要把所有题目做一遍,然后根据题型进行整理,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请同学帮忙一起做题。
  最后三轮的面试就轻松一点了,他们主要会问应聘者对新东方文化的理解,对教学的看法等等。过关斩将后,我顺利留下。经打听,在语文组中,我的学历是最低的。在我的同事中,有三个是中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还有一个是华师的研究生。实际上,新东方对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视,广州学校的老师多是来自中大和广外。当然,除了学历外,新东方更看重的是应聘者会不会上课,即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如果你不能把知识点讲细致,或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你就会被淘汰。我有个同学,她的第二专业是高级翻译,英语水平也还不错,但面试官觉得她讲课不够好,所以只安排她做助教。
课程机制决定一切

  对于新东方的老师来说,课程就是他们工作的核心所在。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新东方的运作模式跟一般学校正好相反——寒暑假是最忙的时候,平时则相对清闲。在按季度安排好课程后,广告部的同事就会去投放广告以吸引学生报名。不过这几年,大街上看到的多是卓越和名师教育的广告,新东方的反而不怎么显眼。我个人觉得,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我们的招生数量。
  报名截止后,教辅人员就会统计学生所报的课程数量,然后会把课程分配给每个老师。在这里,越是资历深、课上得好的老师,获得分配的课程就越多。而这,就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在签合同的时候,人事部都会告知我们每个课程的课酬是多少,所以只要算算你有多少节课,就可以知道当月的薪水。
  以暑假旺季为例,我就曾试过一个星期上20多节课,平均一天上10个小时(罗永浩也曾透露过类似的经历)。那时候,我常常是备课到晚上2点,第二天早上8点就要上课。新东方在广州有14个校区,如果课程很多的话,我们必须在几个校区间来回上课。
  不过,新东方吸引人的地方是,高强度的付出会有丰厚的回报。旺季阶段,一个普通老师每个月拿6000~7000元是不成问题的,更不用说那些明星级的老师了。而且,每个部门的收入也不一样,国外考试部的老师赚的就比我们辅导初高中的老师多,所以坊间盛传的“新东方老师年薪十几万”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这种根据季度安排课程的机制会使得老师的收入极不稳定。刚过完的暑假,我拿到的薪酬就让我过得很滋润,可现在是9月淡季,我的工资就只够养活自己。没有课就等于没有收入(有些部门有底薪,有些则没有)。
  从好的方面来看,这种课程机制确实能促使老师自身的成长。个人如果想获得更多的课程量,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没课的时候,我都会去看一些明星教师的教学视频,从中学习他们是怎样把例子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另外就是把学科的所有知识点系统化,将它们做成一个个模块;再有就是搜索更多好看的PPT模板,在课件中增加特效和多媒体案例——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平铺直叙的讲解了。
  但反过来说,这种工作模式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学校对老师没有特别严格的管理,大家都是各自上各自的课,不需要在一个办公室里相处,只有每星期一次的教研讨论会或集体活动才会碰面,所以老师间不会有什么人事纠纷。可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模式不太利于个人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整个公司有点“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感觉。我们组有个老师已经进来七八个月了,却一直不曾和大家见面。
  另外,在新东方中存在着“学生评分决定老师表现,老师表现决定他能获得的课程量” 这样一个规定,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打高分,会刻意迎合或讨好学生。我听说,某个教初中英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给自己打高分,学生上课讲话他也不加以提醒,甚至还经常送些小礼物给学生以作暗示。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大部分老师还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评分来发现自己的不足。
  总而言之,新东方的课程机制既让老师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同时也会通过各种隐性规定对老师施加压力。

培训机构:只教书,不育人

  来这里补习的学生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非常想提高自己的成绩,另一类则是被家长逼着过来。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家里都比较有钱。有些家长还会为子女选择一对一的辅导服务。该服务是按小时收费的,基本价格在350~550元/小时。但不少家长觉得,收费虽高,但效果确实很好。
  对于过来混日子的学生,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我们做老师的一般不会过多干涉。就算他们不做练习,我们也不作强迫,毕竟学习的自主权在学生身上。而且,即使你跟他们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他们也未必听你的。
  而对于那些一心求学的学生,我们就得认真对待了。普通学校的老师都是一板一眼地授课,一堂课里可能会涵盖多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不好消化。针对这种现象,新东方的老师会在众多考试中找出相对集中的知识点,然后把它们整理成一个个知识模块来讲解,比如说阅读专题、写作专题、诗歌鉴赏专题等。以诗歌鉴赏为例,我自己就会把这部分出现过的题目搜集起来,然后把它们分成几个类别,每类题型有哪些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等等。而学生需要的,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操作方法。科组长曾要求我们,“你要讲跟学校老师一样的知识,但你更要讲他们没有讲的东西。”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不仅要帮学生巩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答题规律,能把知识点平移。因为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考高分,我们是为他们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
  有人曾经指责说,新东方的老师教学功利性太强,缺少向学生传授技能之外的人生观价值观。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疑惑,总觉得我们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但某次经历让我改观了。我曾教过一个高三班,为了让课堂气氛轻松一点,我就问大家喜欢看什么报纸,然后从自己喜欢的《南方周末》讲起时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可不到两分钟,一个女生就打断我说:“好了,老师,请你继续讲课吧。”自那以后,我就只专注于知识点的讲解了。
  实际上,新东方的本质就是一个商业性的机构,只是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知识”而已。既然学生给钱买我们的服务,我们理应要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培训,考得好成绩。教学才是我们的重点,但育人的责任,恕不承担。
  所以,指望培训机构给学生带来思想熏陶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对培训机构的本质没有足够的了解。

口述 / 刘芳(化名)  整理 / 黄中柱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