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地画师:让人在画里飞吧!

标签:
3d地画立体画街头画视错觉 |
分类: 潮流 |
“粉笔帝”:让思想与生活立体起来
作为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宅男”,自然不会错过当时最火的“偷菜”话题。
最出名的作品《办证》,侯政峰在画里留下的竟然就是他本人的电话号码。
赢未来 你作画的过程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侯政峰
简单的也就是随手画,画成什么算什么,稍微复杂一点的会事先做一些准备,比如先在纸上勾画一些草图和小稿,有的还要在电脑上模拟一下,这样可以保证现场的效果。
赢未来
你的3D地画作品都是随兴之作吗?现在隔多久画一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侯政峰
都是想起来了才画一画,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统计过数量。画一幅一般用掉半天吧。商业性的也做过一些,但只有在自己随意画的时候,才能感到由衷的愉悦。
赢未来
你的画都很有生活气息,这是你的题材重点吗?你觉得在创作中什么最重要?
侯政峰
有感而发罢了,生活积累多了灵感就会多些,作品的共鸣就会强一些。接下来我会更加关注现实方面的题材。我觉得生活经历很重要,并且要多思考,独立思考。
赢未来
为什么会选择用粉笔?你的画“存活”时间大概有多长?画完后如何处理呢?
侯政峰
粉笔画得快一些,画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工具,携带方便,哪里都可以画。天气好的话,画可能会保存两三天的样子,如果遇到像下雨、扫地等,一下子就没有了,不用专门清理。其实我画完拍了照后,就很少再回去看。
赢未来 作品很快就没了,不会觉得遗憾吗?
侯政峰
做一件事有结果,固然使人欣喜,但相比绘画过程的愉悦,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要说遗憾,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粉笔画感人的地方吧。
“3D双胞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赢未来
万以珩
赢未来
万以珩
赢未来
万以珩
赢未来
万以珩
赢未来
万以珩
“中国3D地画第一人”:将这场绘画艺术的革命进行到底
他是世界上最大3D地画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并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纪录刷新:从北京欢乐谷486平方米的《陨石坑》,到北京三里屯535.3平方米的《唐吉可德》,再到位于广州万达广场的大型3D地画《狮门峡谷》,面积足有达892平方米。
他是齐兴华,中国首位3D地画艺术家。《狮门峡谷》完全由他自己凭空创作,从草图、色稿、计算图纸、绘制到安装,一共动用了10名助手,耗时足足1个月。
他拥有很多个引人注目的第一:2005年他的毕业创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张街头3D地画《漩涡》在多处展出并引起轰动,使他成为首位将外国街头艺术引进中国的科班艺术家;中国首张3D墙地立体画、四维度3D绘画、转角3D立体壁画也都出自他手笔;他的多张作品更是曾作为中国3D地画“最高水平”的代表,入选参展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然而在齐兴华看来,破不破记录并不代表艺术创作的水平,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几百年后还有人记得。
坚持一门“给所有人看”的艺术
2008年,齐兴华从中央美院辞掉了教师的职位,专心致志开始了职业3D地画艺术家的生涯。
放弃意味着安逸生活和良好社会声望的教学工作,转而投向草根的“不务正业”的街头艺术,旁人难以理解,但齐兴华内心却始终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他不想放弃自己多年的绘画梦想,终老仅剩一堆无聊的教案、表格陪伴。有次坐飞机出差,中途飞机遇上气流激烈颠簸,他突然想:“如果飞机坠毁了,会有人知道我是谁吗?顶多说我是中央美院的老师,那又怎样呢?没有作品。”回去,他就辞职了。
听过不少“地画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质疑,齐兴华并不在意。对比现在那些抽象夸张、难以理解的所谓“现代艺术”,他认为,能与观看者进行交流互动,正是3D地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所以他始终坚持以严谨的写实风格进行创作,追求充满“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逼真震撼效果,希望作品能让人人都看懂,都能欣赏。他是通过互联网邂逅爱上3D地画的,他也深信网络传播上能让这种“短暂存在”的艺术形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永恒。
自称“有着小小完美主义”的齐兴华,最近的一条微博里写着:“再次敬告个别朋友,如果你是找我照着你的想法画,那就别来找我了。我的作品要对得起我的艺术标准,也要对得起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更要对得起这个灿烂春天。”
赢未来
与其他创作形式相比,你觉得3D地画艺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齐兴华 “她”是一种绘画革命,在历史上将人第一次带入画中。
赢未来
齐兴华
马提斯、毕加索的早期作品被同行称为“像野兽一样的作品”。当时,将艺术比作野兽,就相当现在把人比作“禽兽”一样,是对艺术的最大侮辱。但是,艺术家是不会因为外界庸人的非议而退缩的,他们干脆把自己称作“野兽派”。时至今日,“野兽派”已经成为一个古老又传统的画种了。所以,独善其身,历史自有公断。
赢未来
你说过我们的街头文化还没开始就直接进入到了网络时代,那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对艺术文化带来的影响?
齐兴华
网络的直接影响就是让大家一下子眼界开阔了。网络上天天可以看到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它让精彩的东西传遍世界,同时让艺术家保持与世界同步。没有网络,我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3D绘画呢。中国一贯是“抄近道”,优点就是快,缺点就是不扎实,需要时间沉淀。我还需要沉淀10年,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3D地画艺术家。
小知识:3D地画知多少
3D地画(3D Street
Painting)发源于二十多年前的西方街头绘画,又被称作3D街头绘画、街头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主要以室外地面为媒介,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D地画为什么看起来有立体感?
简单地说,3D地画创作时采取了“反透视”的画法:远大近小。观看时处于特定角度才能看出比例协调的立体效果。作品的实际大小,也会比看照片时感觉的尺寸大得多。
·3D地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传统的3D地画主要用粉笔勾画而成,方便快捷;
如今大型3D地画更多采用油画颜料和丙烯颜料进行创作,色彩更丰富,效果更细腻。
·3D地画都是直接画在地面上的吗?
用粉笔即兴创作的作品大部分会直接画在地面上,但现在城市里很多地方已不允许在地上涂画了;所以很多3D地画的载体都改成画布,画完之后把空白的画布边角裁剪掉,再铺到地上,这样也便于移动和保存。
·3D地画的创作步骤是怎样的?
街头粉笔3D画的创作比较随兴,过程一般是:设计主题——打底稿勾轮廓——测量比例——绘画及上色——勾细节——完成收尾工作并拍照;但想要创作好一副大型的3D地画,则需要先到现场考察拍照片,根据场地测量墙高、宽和纵深(还要考虑到观看的角度和拍照人的高度等因素);然后设计主题,手绘好效果图;根据效果图,把一整张画分割成几个甚至几十个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实际尺寸进行精密计算;最后才动手绘制好每一部分,拼接起来到现场展出。所以好的3D地画艺术家不仅要具有超强的绘画水平,还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零 图/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