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凯文·凯利云计算维基百科it |
分类: 人物 |
凯文·凯利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对技术的思考角度。当大部分人紧紧盯着具体技术的研发时,他却跳出以技术解释技术的传统路径,用生物学的理念去构建技术的王国。在他看来,“天生的与人造的有着许多契合点”。
图文 / 黄中柱
我不是预言者,请叫我“技术哲学家”
有媒体说,他于17年前就预言了今天的互联网发展;在《失控》中文版发布会现场,提问者争着让他推测即将爆发的新技术;图书的封面上,译者更称赞他为揭示“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的先知……
在中国,凯文·凯利被定义成“未来预言者”,但他觉得,自己的角色被误解了,比起预言未来如此缥缈的事情,他更愿意去“发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探究技术本质的好坏”。
从研究生物到思考技术
在个人网站上,凯文·凯利自我介绍道:《连线》杂志的“资深游侠(Senior
Maverick)”。“游侠”一词是意译,直接翻译应为“特立独行者”。
凯文·凯利的与众不同,表现在他对技术的思考角度。当大部分人紧紧盯着具体技术的研发时,他却跳出以技术解释技术的传统路径,用生物学中的“群体智慧”理论去构建技术的王国。在他看来,“天生的与人造的有着许多契合点”。因此,读者在《失控》一书中随时都能看到蚂蚁、蜜蜂、飞鸟等群体生物的例子。
这种契合点的寻找,始于凯文·凯利对蜂巢的研究。
因为对昆虫十分喜爱,凯文·凯利曾花大量时间学习养蜂。某年秋天,邻居在砍倒的空心树中发现一个蜂巢,便把养蜂的凯文叫来看看。他走过去,试着将手伸入蜂巢中,谁料一股热气马上传来--那是被加热了的蜂蜜。凯文·凯利第一次惊觉,十万只冷血的蜜蜂竟能变成一个“热血”的机体,靠振动翅膀产生强大的热量。
而蜂群离巢的景象更是让凯文·凯利目瞪口呆,他把这个景象记录如下:蜂群在蜂巢的入口处躁动不安,嗡嗡声此起彼伏。突然间,蜂巢开始吐出成群的蜜蜂。那些微小的精灵形成喧嚣的风暴,渐渐成长为有目的、有生命、不透明的黑色云朵。在震耳欲聋的喧闹声里,幻影慢慢升入空中,留下空空的蜂巢和令人困惑的静谧。
不只是蜂群,凯文·凯利还注意到蚁群、鸟群和鱼群等都有着让人吃惊的力量。多个个体一旦集合起来,就如一头会思考的大型动物,能够完成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没有一个个体在控制它,然而整个群体却会有意识地行动。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加,整体的密集程度会突破某个临界点,这样,“集群”就会从“个体”中涌现出来。
这,便是生物的“群体智慧”。受这种生物学现象启发,凯文·凯利察觉到网络技术发展越是复杂,其所呈现的姿态就越像一个大蜂巢。因此,他在上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云计算、众包、物联网等概念,核心观点都源自“群体智慧”。而今,微博、脸谱网、维基百科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成功,也正好印证了这种生物界中的特殊规律。
“由于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变得过于复杂,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自然世界以了解管理它的方法。这也就意味着,要想保证一切正常运转,我们最终制造出来的环境越机械化,可能越需要生物化。”凯文·凯利在《失控》的开篇中如此写道。
他承认,在成为技术发烧友前,自己首先是一个生物爱好者。
“浪费时间”是创造新技术的最好方法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印度的街道景观。每天,印度的街道上充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伫立不动的牛群、钻来钻去的自行车和飞驰而过的摩托车……车流混杂着人群、牛群,在仅有两条车道的路面上蠕动,彼此却相安无事。这是很神奇的现象,跟蜂群的生活很类似。
我从亚洲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观--亚洲前进、发展的意识是如此真实,让人期待。美国也曾有过这样的乐观精神,但自从它获得成功后,这种乐观就逐渐消失了。与此同时,我更加欣赏“差异性”的价值,因为在亚洲,我无时无刻不被奇怪的想法、不同的观念、非凡的生活方式所包围。
赢未来
KK
中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变化的速度--太快了,快得就像在你眼前一闪而过。
技术在制造问题的同时,也在提供解决方法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浪费时间”是创造新技术的最好方法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赢未来
KK
被凯文·凯利预测到的互联网技术
1. 云计算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大型服务器集群。云计算是指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2. 众包
一个公司把工作任务分配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网络中的志愿者会提供各种方案,公司会挑选最合适的方法,并给予方案提供者适当的报酬。
3. 物联网
通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4. 语义网
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在这样的网络中,机器能够自动处理和集成网上可用的信息。
5. 敏捷开发
一种以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一个大项目被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在此过程中,各项目的软件一直处于可用状态。
6. 虚拟现实
一个利用电脑模拟产生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它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