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处不是孤僻,而是一种能力

(2010-12-31 17:18:25)
标签:

曼德拉

独处

心理疾病

昂山素季

软禁

健康

分类: 观察

独处不是孤僻,而是一种能力

 

   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里,“独处”总会被理所当然地联想为:内向、孤僻、不合群。一个时常独处的人,总会被贴上不善交际、缺乏社会能力的标签。更有某些地方政府曾专门监控行为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经验是最奥妙的,对治疗心理疾病最有效。

 

  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在现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个日子里,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整整27年,装有铁窗的房间里,只有一卷薄毯、一个饭盆、一个马桶和一张桌。但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没被长期的独处打败,反而在恢复自由的时候更为坚强。


  曼德拉出狱后,被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不久便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而昂山素季在结束软禁生涯后,第一次演讲还能保持平静,甚至希望软禁她的军政府善待人民,而民众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表达诉求。


  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独处,没有把人逼疯,反而能让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理,更接近理想。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本领?


  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里,“独处”总会被理所当然地联想为:内向、孤僻、不合群。一个时常独处的人,总会被贴上不善交际、缺乏社会能力的标签。更有某些地方政府曾专门监控行为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经验是最奥妙的,对治疗心理疾病最有效。遗憾的是,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往往把孤独仅视为一种病态或某种心理疾病。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中,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一个喜好安静,希冀独处的人,会被家人朋友告知:这样是无法融入社会的。似乎只有与众人交往交谈,才能碰触思想的火花,才能不成为一个木讷呆滞的废人。他们不知道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大多数的创作与想法来自于独处。


  诗人和作家都有这种体验:自言自语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开始;对于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独处能提供一个重新开始和反省的机会;科学家更是如此,如果他们不能忍受孤独,肯定会一事无成。难怪罗素说:“一个不具备精神独处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固然很多成功需要与人合作,但更多的成功往往从独处开始。

 

独处不是孤僻,而是一种能力


  【独处能力非常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既然独处是成功的源头,又是自我调节的必要能力,为何会被大众所忌讳呢?


  周国平曾写文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种是惶惶不安,茫然无头绪,一心想逃出这种独处境地。这种人肤浅、贫乏,不敢面对贫乏的自己。一种是渐渐学着习惯独处,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独处的寂寞。这种人借用有益的手段适应独处的寂寞,但并没有完全具备独处的能力。还有一种,就是将独处当成一片诗意的土壤、一个创造的契机,进行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这种人才能真正地独处。


  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和许多不认可独处的人,都把独处狭隘地理解为前两种情况。而社会上占大多数的主流人群,也只能做到前两个阶段。殊不知,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而且,具备这种能力也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只有真正进入第三种境界的人才能完美驾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