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2010年,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方式。我们关注小人物,不仅因为我们也是小人物,更重要的是,小人物更完整、更稳定、更丰满、更真实、更有力、更可见。见微知著,回顾2010年那些让人难忘的小人物,分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这既是《赢未来》参与公共记忆的形式,更是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围绕专题,我们自己设计了如下封面方案:
我们很给自己面子:《赢未来》2010年年终特刊封面预告
1号封面设计——

评价:
1号方案,色彩搭配普通,有创意,但表现力不足
2号封面设计——

评价:
2号方案,用色大胆,季节特征明显,但整体偏文艺,不太适合作为商业杂志的封面。
3号封面设计——

评价:
3号方案,用的元素合理,但较为常见,创新不足,整体色彩偏淡。
4号封面设计——

评价:
4号方案,也是采用了平稳的设计思路,取材合理,但创意不足。
5号封面设计——

评价:
5号方案创意很好,用报纸有关小人物的新闻拼成背景,非常贴盘点小人物的主题。将专题名设计在牌子上,显得自然、生动。唯一遗憾的是,背景显得杂乱了一些。
6号封面设计——

评价:
6号方案是在5号方案基础上做了修改,去掉了报纸背景。这样整体显得更干净,但表现力弱了。这种举牌的形式在设计中较为常见。
7号封面设计——

评价:
7号方案,整体上,色彩搭配合理。用小人物围成一圈的表现形式别致、贴切,而且能激发想象力,小人物在围观。但人物元素偏软、而且有些杂。
8号封面设计——

评价:
8号方案,延用7号方案的思路,改造了人物造型,显得有力、简单。但人物过于拥挤、僵硬。
9号封面设计——

评价:
9号方案在8号方案基础做了修改。将人物的下部做了延伸,人物与人物之间留了空隙,整体显得协调有序。但缺陷是,条形码遮挡住了左下角的人物。
10号封面设计——

评价:
在9号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这是本期封面方案中,相对最完美的。贴近主题而且又想象力。
11号封面设计——

评价:
比较传统的设计方案,色彩饱满,构图富有创意。
我们用十二分真诚的态度做产品,不成熟,但一直在成长。感谢北京设计师毛豆、广州设计师陈云燕、黄思立、许达州、詹芮等为本期《赢未来》贡献创意。

2010年12月《赢未来》杂志见刊封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