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后奖励带来的后遗症

(2012-04-10 21:18:37)
标签:

号号

考试

获奖

奖励

后患

育儿

分类: 宝贝学习之一年级

    考试后奖励带来的后遗症

   

    妈妈答应儿子(号号)语、数竞赛成绩优秀并获奖(获一、二等奖)前提,妈妈就给他买“国宝战神”的玩具。

    这天,儿子兴冲冲的回家后和我电联说:“妈妈数学成绩出来了”。听报完分数儿子自已感觉良好全班第一。问了一下平时几个上下的同学都比他弱势,儿子并没有得意的样子,但看出他是开心的,不是因为分数的高低,而是惦记着他那天去江南好书店看到的一套“国宝战神”的玩具,一直到现在还“忧心”的喜欢。话说玩具其实儿子更喜欢图书。但不知道这次很强烈的要这套玩具。现在就等语文成绩了。

    节后,语文成绩也公布了。儿子回家报分数说自已获得二等奖,与一等奖一步之差,而这一差只能是二等奖了。看完试卷妈妈感觉有点遗憾,但儿子马上接上一句:“妈妈你答应我的,不管我考多少分,只要能获二奖以上你就给我买玩具”。儿子生怕我变卦,又马上加了一句;“妈妈说话要算话的哦”。

    晚上陪着儿子去了大牛皮玩具店,里面什么玩具应有尽有,可以说是玩具世界。但儿子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国宝战神”上。妈妈一看价格,提醒他要小一点的就可以了。但儿子二话没说就拎起那套大“战神”,试图想把它马上拎走。我看着儿子也只好作罢,付钱走人。

    回到家后,儿子迫不及待的动手拆开。这玩具贵点就是不一样,连拆就化上几十分钟,然后一直装,整整化去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是周末我也让着他了。过了许久,妈妈还是提醒他应该休息了,但儿子还是不肯休息,也不肯复习作业,更不肯睡觉。还很突然地冒出一句:“妈妈我不喜欢这个玩具,你陪我去换一下吧”。我狂晕,说现在玩具店早关门了,吼着让他睡觉有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儿子一早就醒来,嚷着叫我去换。我说:“这个战神是不是马上都被你功略不想玩了,你都拆了不能换了”。号央求我说:“这个不好玩,太简单了,好妈妈你就帮我去换一下嘛,你没去试怎么知道不能换”。为了孩子妈妈也做了一次难为情的事,等待包装完毕就拎着去换了。结果,许经波折玩具店还真的给换了,只是价格下降价25%。没办法谁让我答应儿子了呢。这次换了一箱智力积木。没等我把一箱积木放回客厅,儿子就跑过来,接过积木马上拆了拼起来,嘴上还说我最喜欢搭积木了。不想,儿子还真搭出了很多漂亮的作品。确实这一根根的木头比那个战神强势多,但这一搭又是很多时间过去了,原本计划好的期中学习复习计划又被这积木玩具给“泡汤”了,作业也拖到了晚上。结果,两三天都是这样,总是先惦记着积木再做作业。

 

妈妈想:这次自已对孩子是不是做得太过于奖励了。原本一切正常的学习生活时间,都被儿子的玩具给打乱了。

    恰在这时看到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中有一篇就是《考好了不奖励》,读后真是感觉受益匪浅,于是决定先慢慢淡化对号号的奖励概念,告诉他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应该的,不能以此强求奖励;奖励不奖励是爸爸妈妈的事。

以下是《考好了不奖励》的主要观点: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他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他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从上述,我想对孩子奖励还是看情况而定。奖励还是要有的,取觉于适时。

  

新浪首图

考试后奖励带来的后遗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