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接送外孙女小悦悦上下学,放学的时候,总有一些商贩开着售货车,到学校大门口卖小食品,其中以糖葫芦居多。传统的冰糖葫芦就是山楂糖葫芦,现在可谓品种繁多,花样翻新,什么草莓的,瓜果梨桃的,小柿子的,葡萄、提子的,山药的等等,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开学没几天功夫,一天放学后,小悦悦想吃糖葫芦了,于是就给她妈打电话,说是要买糖葫芦。她妈犹豫了一会儿,说一个月只能买一次,你吃完这次这个月就不能吃了。小悦悦答应了,于是买了单个的小柿子糖葫芦,一直到家,吃了3个就不吃了。
半个月过去了,又一天放学时,小悦悦忽然发现有卖“驴打滚”的了,“驴打滚”就是一种夹小豆馅的黏糕,在她没上学时看到过一次有卖的,就追着追着要买,过后还念念不忘。因为她妈说了“糖葫芦一个月买一次”,可没说“其他东西就不能买了”,所以,小悦悦给她妈打电话,要买驴打滚,果然,她妈同意了。小悦悦即满足了解馋的愿望,也没违反妈妈的规定,这也属于钻妈妈的空子,打擦边球吧。
前天,小悦悦又馋糖葫芦了,因为有她妈“一个月只能吃一次糖葫芦”的限令,她又不能欺骗妈妈,我就问小悦悦,“你妈能答应吗?”她说:“给我爸爸打电话。”她爸果然答应了,于是小悦悦买了另一种的“山药冰糖葫芦”。回到我家,见小悦悦只吃了一个山药粒,我说:“你咋就吃一个粒呢?”小悦悦说:“我爸只让我吃一个。”我说:“没事,山药粒小,再吃几个吧。”小悦悦说:“我不能撒谎,欺骗大人。”我表扬说:“不撒谎,说得好。”结果小悦悦后悔的说:“山药粒太小了,就让我吃一个,我还不如买大个的糖葫芦了。”哈哈,想一想,算一算,小悦悦真的是买赔了哈。由于小悦悦的爸爸和妈妈“政出多门”,给小悦悦钻了“政策”的空子,巧妙的躲过了禁令,一个月买了两次冰糖葫芦,既没有欺骗父母,又符合父母的规定。只是遇到了抠门的爸爸,小悦悦也只是尝到了一点甜头。
小孩子对吃的最敏感。还在小悦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晚上等小悦悦睡着后,女儿和女婿有时候就从外面买来烤串或者雪糕吃。一来二去的,等到了第二天早晨悦悦醒来之后,是小悦悦闻到什么味道了?还是残羹剩饭没有清理干净?小悦悦就从纸篓里发现端倪,有时候多出一些竹签子来,有时候有一些包装纸,小悦悦琢磨明白了:这是在她睡着之后,父母背着她吃烧烤了。从此以后,小悦悦就有了检查纸篓的习惯,俩大人只好东藏西藏,尽量不让小悦悦发现。与此同时,小悦悦还发现了冰箱里和其他地方也藏着很多好吃的东西呢。
女儿对小悦悦的要求是:该你吃的,妈妈给你;不该吃的,决不能吃,特别是不能偷着吃,更不能撒谎。这些规定对小悦悦是有用的,小悦悦也基本做到了。那天,我到她家带小悦悦,小悦悦看到厨房台面上有一小包小食品,小悦悦拿了又放下,想吃又不敢吃,就自言自语的说:“这个不会是我妈给我下的套吧?”她最后还是没吃。我想女儿也不会用这种方法考验孩子,只是小悦悦多虑了,或者这只是小悦悦的调皮话吧。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颇有感概:现如今,做个好孩子也是不容易的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