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女生都有闺蜜。一般来说,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了与同学三三两两结伴的意识和要求。男孩叫小伙伴,女孩叫小闺蜜。随着年龄的增大,女孩对其闺蜜的要求更加具体,也越来越成人化了。俩人起码得互相看得上眼,各方面条件、性格、爱好也都大体相当。如果一方明显强于另一方,则俩人就不是平等关系了,而成为一个管着另一个,或者说是引领另一个,而另一个就得顺从这一个,成为别人的附属了,这样的关系也就不是闺蜜关系了。久而久之,处于从属地位孩子的家长发现后,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跟这个孩子继续玩了。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心智还没发育成熟,与小朋友如何建立和处理关系,还处于学习、摸索、试错阶段,所以,他们也没有太亲密的伙伴,大都是熟悉的亲戚、同学、邻居一起玩,跟这个好几天,又跟那个好几天。今天给他个玩偶,他就跟你好了,明天那个给他点吃的,他就又跟那个好了。今天俩人闹意见了,就转身跟另一个人玩去了。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少有持久、亲密的关系。随着托班、小班、中班的升级,孩子们逐渐就有了比较固定的亲密关系,这就是伙伴或者闺蜜。
外孙女小悦悦就有个小闺蜜,住在她家前楼,从她家七楼厨房往下看,就能看到前楼三楼小闺蜜的家,她的昵称叫“孜孜”。记得在小悦悦还没上幼儿园时,那时候她只有两岁半,当她从厨房窗户看到孜孜在家的身影时,就冲着她家“孜孜、孜孜”的喊着。当她家开着窗户时,孜孜就能听见小悦悦的喊声,于是俩孩子就下楼玩了。经过四年多的时光,她俩相处的越来越好,从幼儿园学龄前,到上小学后,依然如故。悦悦和孜孜同一年出生,孜孜比悦悦大半岁,所以早悦悦一年上学。孜孜比悦悦长得壮实,性格也坚强,她话不多,但有股犟劲,特别是在运动方面,勇敢、坚强、执着。她胳膊有劲,单杠一跳就上去,悠得挺高,还能倒挂金钩。爬栏杆、爬墙、爬树,跟个假小子似的,跑、跳、爬样样都行。小悦悦跟她在一起,也有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挺着也要跟她学,跟她比,明知道比不过,悦悦也不甘落后。通过跟孜孜在一起这几年,原本就活泼好动的小悦悦,运动能力、技巧上、胆量上、毅力上都有很大进步,身体素质。在上学后,悦悦在体育运动方面都挺好,她还一直在社会培训班学习游泳和羽毛球。那么,孜孜跟悦悦学到了一些什么呢?想必悦悦身上也有孜孜值得欣赏的地方,她跟悦悦在一起,也应该有所收获吧。
有一天傍晚,小悦悦正在楼前玩。孜孜放学了,当她走进小区,看到悦悦后,二话不说回头就往家跑。待她出来时,就往小悦悦方向狂奔过来,在差三两步时,急忙停下,两个孩子就面对面笑呵呵的瞅着,相似好久不见的样子,接着孜孜给了小悦悦一个小食品。过后我问女儿:孜孜放学后先回家,出来后又给悦悦吃的了。女儿说:她是看到悦悦了,就回家送书包,再给悦悦拿好吃的,每次都这样。
悦悦和孜孜成为多年的好闺蜜,她们园区的小朋友都知道。住在悦悦隔壁的糖糖,和孜孜都是二年级,就对孜孜跟悦悦成为好闺蜜就有些“妒忌”了。按理说,她家和悦悦是邻居,凭天时地利人和,也应该她跟悦悦是好闺蜜呀?那天,糖糖悄悄地把悦悦叫到一旁,给了悦悦一件小东西,悄悄对悦悦说:“你总是跟孜孜最好,我把这个给你,俺俩做最好的朋友吧?”悦悦意意思思的答应了。可是再见到孜孜,悦悦还是离不开她。不过,悦悦跟糖糖的关系,也仅次于孜孜,但糖糖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在小悦悦刚上学不久,有一次小悦悦回家后跟我说:“我班同学都不跟我玩了,我找他们玩,他们玩一会儿就走了,我就去别的班,找邻居小朋友和原来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去了。”我想,应该是小悦悦跟同班一个女同学打架了,而且小悦悦挺凶的,可能是把班里同学吓着了,就都不敢跟她玩了。小悦悦在班级孤立无援的时候,还能想到到其他班找熟悉的小朋友玩,也是挺有适应能力的了。逐渐地,小悦悦跟同班同学也能友好相处了。
一天早晨,我骑电动车送小悦悦上学时,走到半道,看到孜孜爸爸领着孜孜上学呢。他是把车停在上学必经的恒大小区门前,然后徒步进小区,再从小区另一个大门出来,就到学校了,而我骑电动车可以直接进小区。还是小悦悦眼尖,老远就看见孜孜了,她要跟孜孜一起走着上学。我就把悦悦交给孜孜爸爸,说我自己返回去。看到悦悦跟孜孜蹦蹦跳跳、说说笑笑的背影,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其实,我是一直远远跟在他们后面的,到了学校,我目送悦悦进了教学楼,然后骑车回家。因为我回家也要走这条道,我之所以不让悦悦看到我跟在后面,是为了让悦悦跟孜孜无拘无束的开心上学,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路途。后来,我们又遇上过几次,都是悦悦跟孜孜走着去上学的。
自从悦悦和孜孜成为小闺蜜后,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闺蜜了,两个爸爸也都熟悉起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