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天傍晚,我们把外孙女小悦悦从幼儿园接到我家,等女儿下班后接她回自己家。在我家窗外平台上,我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小悦悦让我把它放到一个透明的小塑料盒子里,再放一点水,和一小片菜叶,她要带回家养着。女儿接她的时候,说在家没时间伺候,要留在我这替小悦悦养着,小悦悦答应了。
他们走了以后,我想这蜗牛也不好伺候,弄不好在死了,小悦悦该伤心了,于是我又把蜗牛放回窗外平台,让它回到正常生长环境中去。再说了,小悦悦下次再来时,兴许就忘个一干二净了呢。
上周六,我们和女儿家,还有两家亲戚去北郊游玩,女儿要接我们。那天上午,女儿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过一会就来我家接我们,另外,小悦悦说要把我们给她养的那只蜗牛也带上。我一听,坏了!小悦悦还记得那只蜗牛呢,那天我把它给放生了,小悦悦来要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到窗外平台看看还有没有蜗牛了。还好,庆幸那天晚上下雨了,真有蜗牛爬了上来,于是我抓了一只,放到那个小盒里。我想,小悦悦也不至于认出此蜗牛非彼蜗牛吧?我往平台花茎上又看了一下,还有几只蜗牛在上面,于是就又抓了一只放盒里,这回就更好向小悦悦交代了。
小悦悦来了后,我把两只蜗牛交给她,说我们把蜗牛放生在郊外的草丛里吧,小悦悦想了想,同意放生蜗牛。到了游玩的地方,找到一处有水的草坪处,我和小悦悦把两只蜗牛放到草丛中。过了一会儿,我俩回到蜗牛呆着的地方,见它们还在那里。又过了很长时间,我俩再回去看,已经找不到蜗牛了。
从抓蜗牛,到养蜗牛,再到放蜗牛,我给小悦悦上了一堂生动的爱护小动物的生物课。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把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理念传授给孩子,并与孩子一起亲身实践,让孩子得到获得感和成就感,使孩子从小就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爱动物,爱自然,爱社会。
想当初,小悦悦在二、三岁的时候,看见小猫小狗就用手打,看见蚂蚁就用鞋踩,还把家里一条小鱼捞出来仍在窗台上......当时我们都很着急,觉得这么大点的小孩就仇视小动物,长大了就不得了了。随着小悦悦的成长发育,随着幼儿园和家里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大人们身教重于言教,小悦悦逐渐懂得爱惜小动物的道理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把蜗牛从一地放生到另一地,对蜗牛的生存来说,肯定不如在原地好。但通过这次异地放生,对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六岁小女生来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实践教育课,对她今后的成长具有教育意义。我要替小悦悦说一声:谢谢两只小蜗牛,用你们的奉献精神,教会了一个小女孩如何爱护小动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