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保留与遗忘的中秋习俗

(2013-09-19 16:25:56)
标签:

杂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最早祭月是在秋分,后来逐步演变为中秋祭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官方的祭祀,倒是民间保留祭月的习俗,也被称为“敬月”、“拜月”不过已经极为简化,只是在中秋晚上摆上月饼、水果以及各类食物祭祀一番,也无特定流程。但这成为中秋最富仪式感的习俗。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待到宋时,已经成为中秋的核心节目,到现在,中秋晚上人们依然会出来赏月,这时候气候适宜,月亮又显得明亮动人,赏月是凝聚一个家庭最好的方法。

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祭月完毕,要分食月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现在这个风俗很难说究竟有没有保留下来,按理说现在已经没有宴俗了,但是一大家子人去了酒店,好像又让宴俗完美的保留下来了。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不过这个习俗算是没落了,如果想要寻找遗留,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