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高邮郭集市民向行风热线反映,高邮公交见钱开车,出行毫无章法,郭集到扬州班汽车临时取消,对乘客不负责。那么,高邮公交是否存在失职行为?行风热线记者徐蕾红对此进行了调查,来听报道:
(出口播)0407-公交1-徐蕾红
这位高邮郭集市民反映:清明节假日期间,自己12岁的孩子从扬州回老家祭祖扫墓,回扬州时,孩子一个人在路边等郭集到扬州的班车,可是从下午1点一直等到5点,都没等来一辆车,无奈之下到终点站询问才知道,郭集到扬州班汽车竟然临时取消了,原因是送桥客流量大,郭集班车行驶到送桥就掉头开往扬州,这样一天可以多跑几趟,公交部门也可以增加营运收入。
公交车临时改道,随随便便取消站点,让候车的乘客吃尽了苦头。但高邮市道路客运有限公司运务处负责人王筱喜表示,他们的班车并不是绕道行驶,而是由于车辆运力临时调整导致班车数量少,再加上节假日期间人流量大,在郭集镇车辆就已经满负荷运载,所以中途不再停靠:
“根据扬州市交通局的和扬州市运管处的要求,我们只能7辆车,原来是14辆,改为7辆车,现在班次确实比较紧张一点,车辆比较小一点,新车也没到。”
这位负责人表示,扬州市交通局给宋桥、郭集两地核定了7辆车,但由于宋桥客流相对集中、密集,所以得到了5辆车的指标,而郭集班车由原先的4辆减为2辆,运力紧张在所难免。对于这一说法,高邮市交通局副局长陈仁梅给予了证实了,他表示按照扬州市政府的要求,从今年3月1号开始,他们对郭集和送桥两个乡镇到扬州的班车,提前进行了公司化改造:
“提前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块要车辆购置啊,还要进行招标的程序,因为既然是公司化经营的车站,另外人家车辆供应还有个,我们车站为了基本保证郭桥线的出行需求,临时调集了应急车辆。”(口播止)
公司化运营改造的出发点,是让当地居民的出行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乘座黑车可能遭遇的风险。只是面对乘车难的尴尬现状,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呢?
(出口播)0407-公交2-徐蕾红
高邮市道路客运有限公司运务处负责人王筱喜分析,12岁孩子路边等车,没看到郭集到扬州班车,问题很可能出在这临时调用的两辆客车的外形上:
“他可能是没看得准,因为我们临时顶班的车辆,跟我们的乡镇车子,就是高邮开菱塘的车子是一样的,没区分,所以他可能没搞懂。”
他表示,一个月后,最新采购的新车就将到位,到时候运力提高,郭集居民的出行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现在客少啊,我们只有20座啊,大车可以装大几十个人呢吧,7,80个人都可以,四个班次,大概可以解决到300多人,现在我们是20座的,一天最多解决80个人。”
如果到时候运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又该怎么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向市交通局申请增加计划:
“后来我们准备再看看,如果确实需要增加运营的话,我们准备向扬州再汇报,增加运营。”(口播止)
不可否认郭集公交改造,是按章办事,符合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可是我们依然要问一问,既然是惠民改造,为什么会遭遇当地居民的质疑?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公交改造的过渡期,线路运营的规划不够完善。车辆可以临时调用,可是线路运营不能说太随意,比如说,送桥到扬州的临时班车,外型的识别度是否足够让等车的市民去辨认,再比如说,在原先4辆私车运力变为2辆公车运营的时候,每辆20座的临时车是否还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不管是正常运营期还是调整期,只有时刻把百姓需求放在心头,民心工程才能得民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