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户外探险安全,谁来保障?》1
(2010-12-15 17:07:35)
标签:
倪晓华
云南哈巴雪山
民族习惯
扬州市户外联盟
户外运动
杂谈
|
|
14号5点半,在黄山探险过程中,迷路的18名复旦学生获救后返回上海。一场230多人参与,安徽、上海两地联动的搜救任务,7个半小时的营救时间,1位搜救民警坠崖牺牲的代价,让户外探险运动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在我们扬州,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类似的户外探险运动;户外单车俱乐部、户外运动联盟,这样的民间组织不断出现,18名上海驴友获救的代价,给他们带来了思考。来听记者徐蕾红的调查:《户外探险安全,谁来保障?》
(出口播)1215-探险1-徐蕾红
扬州市户外联盟负责人倪晓华说,野外运动中,山体滑坡、山洪、摔伤等突发状况随时都会发生,如果队员没有专业知识很难应对:
“自发的话,安全这块根本没法保障,登山的话肯定要培训,工作人员都应该是专业领队,专门保障队员安全。”
倪晓华介绍,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势复杂的地区是扬州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最喜欢探险的地方,尤其是临近的安徽南部地区,最受不走寻常路的扬州驴友青睐,可在这些地方探险,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就很难与外界取得联系:
“因为山里面手机是没有信号的,我们一般俱乐部出去,也不可能带海事卫星电话。”
其实,野外探险可能遭遇的风险还不止这些。2009年,曾跟随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一行,挑战海拔5896米云南哈巴雪山的扬州小伙小龙告诉记者,很多户外爱好者探险的地方都是尚未开发的地区,当地人的民族习惯一定要尊重:
“神山是不允许侵犯的,是不允许爬的,社会要尊重他的民族习惯,他会利用他们几千年传下来的族规来处罚你。”
小龙说,尤其是在攀登雪山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当天的风向和爬山的基本步伐,命丧悬崖的风险就更大(口播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