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FM985扬州新闻广播
FM985扬州新闻广播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82
  • 关注人气: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声背后》--《外贸企业之痛》

(2010-11-16 17:24:25)
标签:

财经

吴汉胜

丹阳

外贸企业之痛

涨声背后

杂谈

受创严重的外贸企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银根收缩、出口退税下调等影响之后,又开始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煎熬。在消费者感叹物价上涨的同时,中小外贸企业到底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物价时时困扰着中国企业,也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今天的《涨声背后》请听记者庞丹阳采写的最后一篇:《外贸企业之痛》。
   
    (出口播) 1116-涨价-庞丹阳
   
    临近年关,是不少外贸企业接订单的重要时段。然而原材料一天一个价,工资涨了还招不到人,人民币究竟升多少心里也没个底,扬州国联制衣董事长吴汉胜:
    “对我们生产制造业来讲,整个原材料上涨幅度在20%到45%之间,非常惊人,企业无法承受,这个原材料上涨的幅度超过了所有企业能够承受的能力,从企业目前来讲已经无法再生产了,一旦生产就亏本。”
    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击垮了一批同行,这一波原材料涨价则让幸存下来的外贸企业雪上加霜。
    “你像全棉面料、化纤面料、我们的填充物有棉,它不是一个生产要素涨是全部在涨,所以这个成本的增加是非常惊人的。”
    吴汉胜告诉记者,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订单都会蜂拥而来,然而今年面对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微薄的利润已经无法再挤压了,同行当中很多企业都已经顶不住:
    “可以说比前一两年所说的经济危机情况还要严重,经济危机的时候只是原材料的价格走低,原材料成本没有增加、劳动力成本没有增加,还是有的赚。现在是所有的各项原材料劳动力和汇率都存在问题,所以企业是无法承受的。”(口播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