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好人片花
扬州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工作部部长严顺兰13年来凭着自己的爱心,处处维护弃儿的尊严和权益,成为了2000多名弃儿共同的亲人。今天扬州好人栏目请听记者胡进采写的报道:《2000弃儿的"亲妈妈"》
(口播)1031-幼儿1-胡进
(出现场声)哄孩子....
记者见到了严顺兰的时候,她正在保育室里哄孩子。孩子叫杨梦得,在整个扬州社会福利院,恐怕也只有严顺兰能哄得住他了。因为杨梦得天生心脏长在右侧,从小体质很差,而对于这样一个病情罕见的孩子,严顺兰花了很多心血。扬州社会福利院儿童工作部教师赵俊:
(出录音):“平时的时候都比一般的小朋友多照顾一点,经常来看看他,没事的时候多抱抱他出去晒晒太阳,增强体质。这个小朋友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是他的妈妈,声音很高很开心,两只眼睛放光,叫妈妈来了,他的声音最高的。”(止)
今年52岁的严顺兰在福利院工作已经有了30个年头。1997年,福利院扩大儿童抚养职能,专门成立了儿童工作部,原本干财务的严顺兰被调到这个部门。隔行如隔山,刚到儿童部,严顺兰很不适应。严顺兰说:
(出录音):“确实很难,因为孩子又多,工作人员又多,小孩子吵啊闹啊,每天回家都觉得头疼。”(止)
繁琐的工作,让严顺兰心生退意,但看到那些孩子时,又总是心有不舍。因为孩子们的不幸遭遇,时刻触动着严顺兰的心,她开始沉下心来,慢慢适应新工作。扬州社会福利院儿童工作部保育员韩学红:
(出录音):“闲下来的时候,没事的时候,编织毛衣,小孩的毛衣毛裤。
过节了过年了,逢到休息,(把小孩)带回家过过家庭的生活,享受家庭的温暖。”(止)
渐渐地,严顺兰的付出有了回报,她开始在繁琐的工作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出录音):“我们肢残的一部分孩子,就是很主动地喊我妈妈。但我们一部分脑瘫的孩子,当我们走到他面前的时候,我也讲,你叫我妈妈,有的思维稍微好一点的就"妈",(我就说)很好,很棒,很进步,他也觉得很开心,对我们自己,他能接受我了,我们也很开心。”(口播止)
严顺兰不仅精心呵护着这些曾经被遗弃的幼小生命,还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找到合适的工作,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口播)1031-幼儿2-胡进
今年21岁的陆玲玲永远忘不了她的“严妈妈”。因为眼睛和耳朵天生残疾,她一生下来就被送到了福利院。为了能让玲玲掌握一门手艺,严顺兰找到了一所职业学校,希望他们能接收玲玲。但学校却不同意,扬州社会福利院儿童工作部教师赵俊:
(出录音):“严顺兰不会骑车,也不会骑摩托车,她是步行,然后坐公交到学校去,去找人家领导,找老师,找他们校长,到班级以后找班主任,然后把孩子的情况跟人家说好,沟通好了以后,要老师多关心我们的孩子,不要歧视他们,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健康的生活环境。”(止)
在严顺兰的努力下,陆玲玲终于走进校门,成为了烹饪专业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严顺兰还帮她介绍了一个工作。陆玲玲:
(出录音):“我现在在酒店上班,现在是面点师,做做包子,蛮好的,定期给我发点工资,我觉得蛮满意的,至少是我自己苦来的工资。”(止)
“我们就是每个孩子的亲妈妈”,这是严顺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严顺兰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她的家庭负担却很重。她的婆婆至今已经中风20多年,去年自己的母亲和丈夫又相继中风,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但是多年来,她却从未因此耽误过工作。扬州社会福利院儿童工作部职工沈辉:
(出录音):“有很多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她都默默地承受着,但是每天她还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孩子们中间。比如说,抱抱这个孩子啊,摸摸那个孩子啊,从来没有感觉她心里有那么大的负担。”(口播止)
(主持人):从1997年至今的13年来,扬州社会福利院共收养了2000多名弃婴,严顺兰也成为了这些孩子们共同的“亲妈妈”。严顺兰说,福利院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家庭亲情,她希望福利院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更希望这里的弃婴一天更比一天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