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视点:《一所县中的颠覆性课改》
(2010-10-21 16:56:31)
一场颠覆传统课堂模式的高中教学课堂改革正在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全校100多个高中班级进行,这其中还包括30多个高三班级。这场课堂改革也是我市第一次以高中课堂为改革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昨天(1020),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四进”主题活动走进了宝应中学,观摩并研讨了这种全新的课堂模式。将课堂45分钟时间中的30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县中这块教育的实验田里,究竟能结出怎样的果实?质疑声中,宝应中学又该如何将课改进行到底?今天的985视点请听记者徐蕾红的报道:《一所县中的颠覆性课改》
(出口播)1020-课改1-徐蕾红
走进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记者发现这里的教室布局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教室中学生6人为一个座位区域,两两相对而坐,这就是宝应中学勾画的“理性课堂”:
(压混)上课声
上午9:50,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一(19)班,化学课准时开始,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氯气的生产原理》。
(压混)小组讨论声
在已经被分隔为8小块的前后两块黑板上,化学老师夏永明为全班的8个学习小组分配了讲解任务,随后,同学们就老师分配的教学任务进行小组讨论。
(压混)学生讲课声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课堂的讲课主角是学生。在每一组代表讲解结束后,同学们都会以掌声对讲课代表表示鼓励。高一(19)班化学老师夏永明表示,现在老师都会在每次上课之前,为学生准备导学案,在上课过程中,听取学生的预习和讨论结果,对难点和重点进行点拨,改革后,课堂45分钟,交给学生的就有30分钟,甚至更多:
“学生自己讲,老师就只起点拨和总结的作用,学生只要讲的好,老师就不用讲,稍微点一些重点和学生不是很清楚的。”
不少同学表示,与初中时传统课堂模式相比,他们在这种开放式的课堂里,在小组讨论的头脑风暴中,感受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课堂也因此被激活了:
“课堂成了我们学生的课堂,他把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还给了我们,原来都是跟着老师走,现在跟老师平等的交流,共同交流迸发思想的火花。”(口播止)
宝应中学的这场课堂改革探索,开始于2009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种课堂模式已经从仅限于高一年级的探索尝试,覆盖到了宝应中学高中部100多个班级,这其中还包括即将参加2011年高考的30多个高三毕业班,在这场颠覆性的变革中,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经历着一场心理的震荡:
(出口播)1020-课改2-徐蕾红
这场课改,让原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从课堂知识传输的主角变成配角,在教师当中,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中,出现心理波动在所难免:
“你为什么不给我讲啊,(老师有失落感吗)也不是,就是一种教学生活方式根本性的转变,就限制他讲不是不给他讲,老师不适应。”
缩短老师的上课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的教学压力并没有减轻,与传统的老师按照事先准备的教案提问学生不同,学生讨论、预习的结果不可预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五花八门,老师们也因此需要倾注更多的心力做好案头工作,宝应中学老师夏永明:
“压力前移,压力就是学生讲的话,可能提的问题更多,他兴趣激发出来看的资料比较多,以前老师都想不到他们提的问题,准备的压力真的很大。”
采访中,不少同学都表示,这种课堂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做自己学习主人的快乐,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可也有些同学表示,上课前,各个小组都将侧重点聚焦在老师分配的知识点上,同学们讲解的又不如老师专业,因此预习时和上课时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困惑:
“有时会不适应,自己预习课文的时候会找不到重点,就不知道什么是重难点。”
校方在讨论小组中,将学生按照优、良、差进行阶梯式分布,以通过优等生帮助后进生的方式,促进小组的共同进步。对此安排,一些家长还是表现出了担忧:
“比如说性格活泼的、乐观的,愿意说的他就多说两句,性格内向的他就不愿意开口。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怕这个。”(口播止)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2010年,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参加高考人数1900多人,1600多人达到本科线,再次缔造了县中的高考神话。而即将参加2011年高考的高三毕业班学生,也将是全新课堂教学改革后的第一批考生。在掌声、赞叹声、质疑声中,宝应中学又该如何降低风险成本,在全市走出一条“宝中”模式的高中课堂改革之路呢:
(出口播)1020-课改3-徐蕾红
在观摩了宝应中学全新的教学理念后,不少扬州教育界人士给出了“一场教育领域的实质性变革”、“一种师生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等赞誉,但同时,专家们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辜伟节表示,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要在学生浅层次的讲解讨论后,对知识传输进行深层次的提升:
“找准教的定位,启发式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在课堂里我们教师的作用怎么样来发挥,不是学生讲,重复学生的观点。”
辜伟节表示,课堂改革后,知识交流学习的主体从全班学生变为学习小组,知识的讨论更有针对性,但一定不能忽视确保知识接收的完整性: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分工的任务,围绕教学主题整体建构,我们不要走偏,我们的同学因为有了分工,你要去展示,只盯着小组学习的内容,而不太关注我们整节课需要掌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宝应中学副校长宗兆宏表示,尽管在推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层遭遇了不少阻力,也有担忧,不过推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宗兆宏强调,学习的主动权虽然还给了学生,但老师们一定要发挥确保课堂质量的引导作用:
“我们的老师在其中起到一个组织的作用,引导的作用,保证同学们讨论的难题、重点能在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不是乱发散。”(口播止)
在当前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教育需要变革。害怕变革,也许会深陷应试教育的泥塘难以走出,可如果不把准方向,就会遭遇风险。作为我市第一次以高中课堂为改革园地,进行教学模式探索的样本,宝应中学迈出了我市高中课改的第一步,其结果如何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希望,不管课堂改革选择了哪个方向,孩子们都能更加快乐的学习,真正的掌握知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