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房交会又一次牵动人们的敏感神经
(2010-10-18 16:42:17)
刚刚落幕的秋季房交会又一次牵动了人们对房子的敏感神经,积累的需求是继续积压还是集中释放?百姓的认识是趋于感性还是更加理性?新政对楼市是积极推动还是适度抑制?大家都希望能在本届房交会上找到一些答案:
(出口播)
1018-房交会2-庞丹阳
由于江苏省调控细则已经出台,而扬州的地方细则还没有落实,因此,这届房交会成为不少市民追赶的购房“末班车”,不少刚性或改善型需求的购房人跃跃欲试,但是真正能够当机立断的购房人仍然不多,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看房者持观望情绪:
1、“看房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说还是因为价格太高一点。”
2、“(有没有看到合适的?)暂时还没有,房子价格涨得这么快。(您能够接受的价格是多少?)40万到50万左右。(愿意现在出手还是再等等?)因为忙着结婚,年龄也大了,所以抓紧时间看吧。”
买房者在观望,开发商也不敢轻举妄动。本届秋季房交会上,有不少楼盘就打出了“企业展示,不做销售”的“免战牌”,业内人士分析,楼盘“不销售”的原因是在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房价不定的情况下,开发商试探买房者的心理预期。某楼盘负责人告诉记者,依照现在的市场他们也不敢贸然定价,他们就是希望通过登记客户意向,以调整开盘价格:
“从前三天的登记情况来看,我感觉扬州消费者的这个购房需求还是满旺盛的,我们三天登记了两千多个客户。”
可以看出,二次新政出台后,持币待购的市民们更加看重的是开发商对新政的反应和对应措施,因此在本次秋交会上,急切要求看房的现象并不多,更多的是咨询与比较,价格走势也依旧是最敏感的话题:
“现在心里还是很矛盾哎,一方面想等,一方面也想买,万一房价再这么涨下去谁都不知道,我希望能够控制住,最起码不能涨得太快。”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住房商品化起,每年的房交会如约而来,买者和卖者的心情却是年年不同。新政苦熬着在销售低迷中捂盘惜盘的开发商和持币待购的购房者们,希望不用过多久,人们都能够买到真正“性价比”匹配的房子,让楼市的走向与民生需求相一致,为买房人圆一个安家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