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重阳糕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都有待挖掘
(2010-10-16 18:17:22)
重阳节到了,受到扬州人喜爱的重阳糕却十分稀缺,甚至出现了一糕难求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跟随记者庞丹阳去了解一下:
(出口播)
1016-重阳糕-庞丹阳
重阳节当天,扬城大街小巷难觅重阳糕的踪影,与老字号大麒麟阁门口排起的长龙形成了明显对比。记者了解到,一大早,市民把国庆路上的大麒麟阁总店围得水泄不通,新出炉的重阳糕刚端上柜台就销售一空,等记者赶到时,3千盒重阳糕已经卖完了:
(压混)“现在重阳糕还有啦?没有了……”
大麒麟阁茶食店副总经理贾均良说他们也有难处,店里所有师傅加班加点,生产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仍然供不应求:
“我们每天只能生产两三千盒,从早上七点一直做到夜里两三点钟,分两班把它做掉的,基本上二十个小时下来了。一般我们安排重阳糕的生产只有五天时间,头两天还没什么人购买,到最后三天集中起来买,所以就出现了买不到的情况,快的时候像昨天35分钟就卖掉了。”
汤圆、粽子、月饼、重阳糕……中国传统节日总和传统食品紧密相关,可是,相比前几种传统食品,与重阳节相对应的重阳糕市场影响力最小,只有每年重阳节前三天才会被人们记起。贾均良告诉记者,重阳糕在行业内属于“鲜货”,比较适合大麒麟阁这种前店后做的老生产方式,这也是市场上看不到重阳糕的原因:
“月饼他的生产周期是1个月,保质期是45天,到了最后一周呢批量购买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有库存可以顶上来。重阳糕它不同,它不能摆在这边等你顾客来,它当天生产的,基本上在头一天第二天就要把它销掉,你不销掉保存不了,还不能下冰箱,下冰箱会有霉点,只能现买现吃。”(口播止)
(主持人)与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的热销相比,重阳糕的制作工艺有待提升、款式口味和文化内涵有待挖掘,希望商家们能够抓住重阳这个遗忘的商机,让传统食品再多一些生命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