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运博会期间,中外嘉宾将会被邀请参观“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图片展”,这个展览将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展示它的绵绵文脉。目前,图片展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图片实物都已摆放到位,见习记者史亚超、记者赵继光今天(0913)就带您先睹为快,来听报道。
(出口播)0913-图片-史亚超
“图片展设在大运河联合申遗龙头关办公处,一进前厅,左手边墙上五个大字——“流动的文明”格外吸引眼球,这是这次图片展的主题。向右迈去,手绘的古人劳作图、古旧的黑白照、尘封的历史遗存,从春秋到隋唐、到元明清,大运河的前世悉数摆在面前,到了近现代,运河边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讲述着大运河今生的昌盛,也昭示着大运河未来的明媚。
图片展的第二部分是展示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又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小点,市申遗办工作人员光小霞:
(出录音)
“第二部分主要是遗产点的构成介绍,比如说大运河作为一个遗产,我们不可能只是从水工方面来说他的遗产的价值,我们还要考虑到他的人文的价值。”
从船闸到钞关,从沿岸宗教建筑、历史遗迹到地方戏曲、船工号子、民间手工艺,有形的无形的,都由流动的运河水孕育出。在数千公里的流程上,大运河一路播撒文明的种子,也催生了无数的集镇和城市,见证了沿岸历史名城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拓展了城市空间:
(出录音)
“有重点的选择,比如说杭州啊,北京啊,天津啊,扬州啊,这都属于节点城市,所以说这些节点城市我们选的图片肯定要稍微多一些,那些遗存比较少的,像焦作啊这些城市选的图片少一些。”
2007年9月26日,扬州被确定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联合申遗办公室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是图片展的第四部分申遗工作进程时间墙上的第一句话,虽然离申遗成功还有好多路要走,但我们坚信,几年后,在进程时间墙的最后,会是申遗成功四个字。(止)
扬州是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那么目前申遗工作的进展如何呢?继续来听报道:
(出口播)0913-运河-史亚超
“市申遗办工作人员光小霞介绍说,目前大运河申遗遗产点的遴选工作正在进行,国家文物局中国大运河申遗遗产点遴选专家组12号开始将对扬州段大运河及遗产点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将初步选出进入大运河申遗的遗产点名单:
(出录音)
“遗产点遴选就是说首先在国内自己先确定一部分遗产点,比如说天津有那几个闸、那几个坝或者那几个历史遗存,自己先确定以后再一步一步的筛选,遴选是初步选择的意思。”
扬州接受考察的遗产点众多,主要集中在扬州市区、高邮、宝应、邵伯等地,其中盐商历史遗存占了很大一部分,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盐商宅院全部罗列其中:
(出录音)
“因为它是以类型来划分的,比如说淮扬运河宗教遗存
就是天宁寺啊这些,分了各种,文化景观啊,瘦西湖,文峰塔,高邮古城,镇国寺塔,他是分类的,所以说具体说多少个还蛮多的。”
这次遴选结束后,遗产点一旦被选中,下一步将对其进行进一步修缮,包括历史资料、档案整合、景点描述的细化。2011年到2012年要做好入围遗产点的保护和整治工作,2013年进入申报阶段,争取2014年申遗成功。(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