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游泳馆一票难求,市民健身难问题如何解决?
(2010-08-05 16:41:40)
标签:
游泳馆
公共体育设施
场馆
教科文卫
江小昀
扬州
杂谈
|
|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有人选择在空调房里呆着不出来,有人选择到商场影院“蹭”空调,也有人选择游泳这种既能纳凉又能锻炼身体的方式。随着市区人口的急剧增长,市区游泳馆数量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市区游泳馆一票难求,市民健身难问题如何解决?来听记者卜广明、徐蕾红的调查:
(出口播)0805-游泳1-徐蕾红
在市区一家游泳馆外,记者看到正在纳凉休息的市民赵先生。赵先生说,这个夏天他再也不想带儿子游泳了:
“坐那个公交车,到了扬大那个体育馆,老远一看,不得了,从这个游泳馆的大门一直排到这个走道里面,排了20面以外吧。我就问到门口的这个人,后面还有二三十米的人,你排了多长时间啊,等于游个泳要有一个小时排队,还不一定。”
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处长江小昀表示,近年来,扬州城区人口急剧增长,但是游泳馆的数量却不断减少:
“但是场馆建设方面呢,应该说有减无增。就是计划经济之下的,市场经济以后带来的自然消亡,现在企业改制以后,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一些福利,这些就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市场。”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志宏正在准备2011年人大建议,增加游泳场馆建设就是其中一条。他说,最近市人大调研显示,目前城区人口已经接近70万,而实际可以游泳的场馆只有8个,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同时游泳馆的价格也让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从调查下来看,现在扬州的游泳场馆偏少,价格偏高。有的地方游一场泳,一个人20块钱一张票,如果一家三个人去就是60块钱一次,这个对人民群众这种工资来讲,对这个承受能力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口播止)
市区游泳馆一票难求,对于许多游泳爱好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游泳馆数量不足也凸显出了群众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游泳馆建设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解决老百姓游泳难的问题呢?继续来听报道:
(出口播)0805-游泳2-徐蕾红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志宏表示,游泳馆的建设规划需要一个过程。当市民的游泳需求在游泳馆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野泳”,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必须完善:
“要加强对保障湖、明月湖这些地方,可能性的话进行一些改造,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为老百姓纳凉提供安全的保障。”
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处长江小昀表示,游泳场馆缺乏,只是群众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的一个表现,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应该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加合理:
“就是说,比较兼顾到咱们城市发展的方向,老城区啊、东城啊、新城啊、扬州西区啊北区的发展,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要跟上去。”
江小昀表示,如果政府财力有限,适当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或许可以填补资金空缺,也可以通过良性竞争,让场馆票价更加合理:
“创造一种政策的环境,让咱们社会资本加入到基础设施、体育设施的建设中来,放低门槛,社会资金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来,让他们进入这个相互的促进、竞争、共同发展的局势来。”
扬州城区大中小学数量较多,学校内部的体育设施在暑期期间处于闲置状态。江小昀说,如何将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探索如何向公众有偿开放,满足社会健身需求,相关部门不妨坐下来进行一次沟通协调。(口播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